温哥华变大陆权贵后花园
温哥华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南部太平洋沿岸,是加拿大的主要港口城市和重要经济中心,是加拿大第三大都会区。得益于良好的气候,温哥华一直是全加拿大最宜居城市,更是加拿大西部最重要的城市。
华人大量开始涌入温哥华是因为《中英联合声明》,20世纪80年代末,香港人担心香港回归大陆后失去经济动力,先后有近23万香港人来到温哥华,李嘉诚当时更是斥巨资买下了温哥华市中心近20%的房产,随着华人的不断涌入温哥华逐渐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城。
尤其是2008年大陆举办奥运会后,温哥华几乎成为大陆官宦家庭的后院,他们逐渐取代香港人成为该地区华人的主体。现在的温哥华有几个特点,遍地的中文标语,要不是建筑的差别,很多人会以为这里是大陆的某个城市;部分社区华人聚居率高的惊人,满街都是黄皮肤,想找出个白人都很困难。
“有钱人去温哥华,普通人选多伦多”,并不是说多伦多的华人有多普通,只是跟温哥华的大陆有钱人相比,多伦多的华人略显寒酸。笔者认识的多伦多华人,自己拥有三套别墅,疫情期间依旧要出去打工挣钱,而温哥华的权贵阶层主要发愁因为疫情导致没有地方花钱。
温哥华的大陆权贵到底有多富,在温哥华超过125万加元的房屋购买中,有三分之二是购买者姓名都用的是大陆拼音。价格超过500万加元的房屋中,有中文名字的购买者占购买量的88%。
温哥华每142人就有一个豪车车主,这个数字制霸整个加拿大。温哥华的兰博基尼车行,每辆车的价格在30-55万加元之间,而且50%的买主是大陆人,靠这些客户,车行长期成为北美第二大兰博基尼车行。
在加拿大的富裕留学生圈中有个入场门槛,如果想进富人圈的标配是“大G加小牛”,就是奔驰G系列加上兰博基尼跑车,富裕的留学生们认为跑车太小不适合上学,所以得有个足够大的车子作为代步工具,而跑车仅用于业余时间。
整个加拿大吸引了大量大陆权贵子女,基本凡事来加拿大留学的留学生中都会发现他们的存在,一掷千金,穷奢极欲是他们的代名词,因为手握天量现金令他们极度自信。但在他们的群体中,背后的靠山都是极为隐秘的话题,只有极少数的人互相了解对方真正的后台,他们往往称自己的家庭是做生意的,以此掩盖官宦背景,这与他们大手笔花钱的豪爽行为极为不符。
到底在温哥华的大陆权贵有多富有,以高中留学生为例,某位首次来温哥华开户的富裕留学生开户金额为200万加元,换算成人民币超过1000万,这比钱只是用来“随便花花”的。真正持有巨额财富的官宦人家们则利用自由市场将大陆的金钱通过洗钱的方式输送到加拿大供其吃喝玩乐。有媒体报道,温哥华早已成为洗钱者的天堂,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大陆玩家。
最近,美国暂停中共某些部门领导的家属签证办理,其涵盖了国家监察委员会、国家安全部、公安部等要害部门人员的配偶和30周岁以下子女。此禁令一出,等于关上了官宦子弟们进入美国的大门,美国、澳洲和加拿大长期是权贵们出国的首选地,目前美国和澳洲的政策已经对这些人极度不友好,可以预见的是,走投无路的达官显贵们将再次涌入加拿大,他们的首选之地也必将是温哥华。
加拿大人也非常厌烦到处炫耀的中国显贵们,厌烦他们穷奢极欲不守规矩,厌烦他们炒高房价制造噪音,更厌烦他们把中共官场的一套带入加拿大。加拿大人或许不知道,平时豪横的权贵们一旦被问到他们的父亲、丈夫在大陆做什么时,他们则一改往日的嚣张变得默不作声。
藏金窟的变迁:从瑞士银行到各国豪宅
何清涟
最近,法广以《外交部发言人疑敦促瑞士银行以人类安定团结为责任不要公布非瑞士人账户隐私》为题,发表一条网友恶搞的信息,成为网络热闻,最后由《环球时报》出面声明这是谣言。这条消息缘于一个误会:瑞士银行2014年承诺的外国帐户公开,其实只是与几十个签约国政府信息交换,但外界误以为是对公众公开。此外,各国(尤其是中国)富豪、权贵海外藏金的方式早已变化,从瑞士这个顶级避税天堂的银行保险箱变为各国豪宅。
瑞士银行的信息交换,是各国政府而非公众的知情权
一些网民相信法广这条以“疑”字开头的恶搞新闻并非无因,这几年无论是《纽约时报》等海外媒体曝光中共权贵家庭的财富故事,还是《巴拿马文件》公布的开设离岸金融公司的各国政要名单,中国权贵家庭永远榜上有名。瑞士一直享有“世界最安全的财富保险箱”之誉,普通民众当然希望瑞士银行将其客户名单公开曝光。
瑞士银行其实早已将名单公开。2014年5月6日,包括瑞士、中国在内的47个国家在法国签署新的《全球自动信息交换标准》中规定,这47个签约国家有责任将本国银行的外国储户资料与相关国家交换,目的是防范各国富豪(政要)洗钱避税。但这种交换只限于政府部门,并未赋予公众“知情权”。因此,公众只能在黑客或者其他各种管道的泄密情况下知晓部分,比如通过《中国离岸金融解密》、《巴拿马文件》等等,了解到本国权贵与富豪海外藏金的一些情况。
我在《巴拿马文件披露是对避税天堂的攻坚战》一文中,概述了美国反洗钱的历史,以及美国如何一步步撬开了瑞士银行的保险箱: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一些财政拮据的西方大国纷纷向瑞士施加强大压力,美国指控UBS帮助美国客户逃税,向其索要本国匿名存款人资料,并要求代为扣缴过去多年以及未来的应纳税款。经过艰苦谈判后,双方达成协议,UBS支付7.8亿美元了结诉讼,并将向美国提供逾4000个涉嫌逃税的账户信息。在美国压力下,瑞士于2010年制定了《独裁者资产法》,于2011年2月1日开始生效。突尼斯、埃及与利比亚的革命正好发生于这部法律生效之际,因此,瑞士银行先后宣布冻结了本阿里、穆巴拉克、卡扎菲等独裁者及其家属的财产。2011年,瑞士与英国达成协议,由瑞士代扣英国客户的存款税。紧接着,俄罗斯也与瑞士达成了公开俄罗斯人账户信息的相关协议,然后就是2014年与47国签订的《全球自动信息交换标准》。
瑞士银行吸引大客户的法宝是保密程度极高。但从2008年开始,瑞士这只财富保险箱被撬开一条裂缝之后,瑞士银行及其客户们都知道保险箱完全打开是迟早的事情,许多客户早就开始战略撤退。因此,世界上其他信誉、资历远不如瑞士银行的几十处避税天堂生意突然兴旺起来。上次《巴拿马文件》曝光,其中暴露的多是2008年以后注册的资料,足以证明这种战略撤退的存在。
富豪海外藏金另觅高招
各国富豪为自家财产寻找避税之地相对容易一些,比如新加坡在失去四小龙地位之后,立刻看准了各国富人有避税的需要,制订了相应的资本政策,吸引各国富人定居新加坡,主要方式包括:一是降低个人所得税与企业税;二是不征收资本利得税,自2008年2月开始新加坡不再征收遗产税;三是制订相关的银行保密法,保障富人的权益。这套制度利差政策让新加坡成了世界富豪云集之地,例如Facebook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爱德华·多萨维林、出生于中国的影星巩俐等人。《2012亚太财富报告》称,亚洲的“流动富豪”(一半时间在国外度过的富豪)中有近1/3的人首选新加坡作为海外定居地。
但独裁国家的权贵寻找新的藏金窟则相对困难,因为避税是他们次要的考虑,隐藏财富才是首要需求。也因此,他们非常钟情全球那40多个避税天堂。这就是各种代办注册离岸公司业务、帮助洗钱的法律服务公司生意兴隆的原因,巴拿马文件的外泄源莫萨克·冯赛卡律师行(Mossack Fonseca & Co.)只是世界上最为神秘的资深法律服务公司之一。
巴拿马文件曝光之后,全球的避税天堂与洗钱中心也不再安全,成为美国欧盟打击的对象,于是发展中国家的权贵富豪另觅他途。美、英等法治国家的各种豪宅成了发展中国家洗钱者藏匿财富的新宠,美国的纽约、旧金山等十余个城市,英国伦敦,澳大利亚的悉尼,加拿大的温哥华等地,豪宅价格近两年持续快速上涨。
受不了住房变成投机品,各国纷纷限购
豪宅代替瑞士银行的帐户这一趋势,很快被全世界认识到了。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传统海外置业的热点国家,都开始针对海外购房者(主体是中国购房人)发出警告,并设置种种阻碍。
今年6月,伦敦市长萨迪克·汗(Sadiq Khan)发誓要压低伦敦房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不想让伦敦变成世界洗钱之都,将制定和出台限购政策,让伦敦的住房回归住房功能,而不是为满足中东人和亚洲人的投资需要,让住房变成他们资产保值的金砖。9月29日,他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表示,针对海外投资涌入对伦敦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他将发起“迄今为止最为广泛和深入的调查”。此次调查将研究在伦敦的不同地区,海外资本究竟如何改变了当地不同层次的房地产市场,从高级公寓住宅到中低端的普通住宅。调查有一个突出的目标,是了解究竟谁在投资伦敦房产,以及这些投资者的资金来源。而英国媒体和一些分析机构都认为,被调查的海外投资中将有很大部分来自中国。
7月25日,加拿大卑诗省政府突然宣布,从8月2日开始,向在大温哥华地区购买住房却没有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身份的海外投资者(包括没有在加拿大注册的海外公司或者由外国人控制的公司)征收额外房产转让税(Property Transfer Tax),税率高达15%。而此项改革是因当地房价上涨太快,影响当地民生。据瑞麦地产(RE/MAX)的统计数据,仅2015年,温哥华的平均房价就上涨了17%,平均房价达到家庭平均收入的10.6倍。加拿大广播公司(CBC)资深记者卡琳.瓦尔斯Karin Wells制作了一部纪录片,片名是“种族和房市:温哥华的中国综合症”(Race and Real Estate: Vancouver’s China Syndrome)。当地媒体指出,当地人认为 “海外买家尤其是中国人把贪污的钱和非法黑钱带入温哥华房市”,导致房价迅速上涨,让本地居民尤其是年轻一代无力购房,各种抗议活动此起彼伏,从今年年初青年群体发起的“我们没有1百万”抗议活动,到近期一些当地居民占据空房和建筑工地,抗议拆迁和高房价,由房子引发的社会矛盾日渐尖锐。反对党也借此发起抗议,要求自由党政府采取措施,收集、调查、公开相关房屋数据,严厉监管本地楼市。
比较有趣的是,加拿大著名建筑设计师谭秉荣(Bing Wing Thom)对富豪全球购房的看法与伦敦市长相同:“许多中港台有钱人把温哥华的房地产市场当作比瑞士银行还要稳妥的存放资金的地方,认为把钱放在温哥华的房地产市场不但安全而且还会增值。”
资本流动有如全球化的经济血液循环,世界各国深受其惠之时会希望资本无国界;当资本全世界寻求避税天堂之时,各国政府会不高兴,发起反洗钱活动;等到全球资本钟情于某种特殊商品(比如住宅),从而推高其价格,严重影响当地民生时,引发的不满与愤怒就变成当地的社会冲突并波及政治。
原载VOA何清涟博客,2016年10月8日
转“ 万维读者”
中国资金外流、权贵藏富海外已不是什么新闻。港媒早前披露一份中共特权阶层10万2千7百多亿元人民币资产藏富于境外的分布表。
香港《争鸣》杂志之前报导,根据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研究室、国资委、社会科学院等多份调研报告,以及收集汇总了银监会、海关、税务部门等数据,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数据,得出中国合共有1万5千余亿美元资产流失海外,藏在西方多国。以1美元兑6.85元人民币计,约有10万2千7百多亿元人民币资产流失在境外。这相当于2016年GDP(78万亿元)的13%。
藏富于西方的主要资产包括:所在国物业、住宅、商厦、公司企业、债券、帐户资金等。
资金主要来源和渠道则包括:
一、党政国家高中级官员、家属、亲属经商资金长期积累;
二、国企、民企、中外合资企业高管及家属利用特权承包工程等资金;
三、中国特权阶层通过地下钱庄渠道将钱套汇到境外;
四、驻外中资机构、地方政府驻外办事窗口高层及下设公司敛财;
五、借公干、外派驻境外条件开设公司敛财;
六、借移民、留学把资金、资财流向海外。
报导披露一份中国特权阶层10万2千7百多亿元人民币资产藏富于境外的分布表:
1、美国:5200亿;
2、加拿大:2000亿;
3、英国:1800亿;
4、法国:1300亿;
5、澳大利亚:1200亿;
6、西班牙:820亿;
7、意大利:600亿;
8、德国:550亿;
9、荷兰:300亿;
10、瑞士:360亿。
报导说,虽然中共实施非常严格的资本管制措施,但阻止不了资金外流。从目前趋势看,资金转移海外是潮流。中共管天管地,特别是管人的思想,可就是管不了“钱”。因为“钱”都控制在中共特权阶层手中。
另据维基解密网站爆料,中共高官在瑞士银行大约有5,000个帐户,2/3是中央级官员。部级以上和中央委员,几乎人人有份。这份名单来自法国——瑞士银行一名法国雇员私自带走了客户信息,遭瑞士当局通缉,动机据称是出于良知,希望向法国税务单位检举偷税大户,研判可能是法国当局策反。中国人的姓名拼音并不难识别。
2002年之后在香港工作过的中共中联办、港澳办、国台办、统战部局级官员,甚至副局级官员,大多有瑞士银行帐户。他们的收入与权力有限,金钱可能来自海外利益关系的贿款。
《中国事务》透露:“江泽民在瑞士银行存有3.5亿美元的秘密账户;在印度尼西亚的峇厘岛买了一栋豪宅,1990年就值一千万美元,由前外长唐家璇替他办理。”
香港《开放》杂志也曾披露,国际结算银行2002年12月发现一笔20多亿美金的巨额中国外流资金无人认领。之后原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总裁刘金宝在狱中曝料称,这笔钱是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前夕,为自己准备后路而转移出去的。而这些仅是江泽民及其家族贪腐的一小部分。2005,刘金宝年因贪污罪被判死缓。
中共权贵阶层在海外的巨额隐秘离岸资产近年被曝光更具体的名单,由国际调查记者联盟2016年初公布的“巴拿马文件”披露,至少9名现任和前中共最高领导人的亲属,以及还有一批省部级高官卷入事件。
美国之音引述《中国数字时代》创办人兼总编辑萧强指出,中共权贵阶层在海外的巨额隐秘离岸资产被曝光给中国普通民众对中国未来和执政党的信心构成巨大冲击。这种冲击是非常深远的,涉及对中共的统治和对这个体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