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位于: 首页 / 咨讯分类 / 军事 / 歼-35很像F-35闪电II

歼-35很像F-35闪电II

作者:看美西记者管适综合报导 — 已发布 2025-04-27 05:55, 上次修改时间: 2025-04-27 11:18
贡献者:天涯(责任编辑)
来源:看美西资讯网
歼-35在外形,空重,起飞重量上都很像F-35闪电II。
歼-35很像F-35闪电II

歼-35在外形,空重,起飞重量上都很像J-35。(来源:看美西资讯网合成图)

 

 

歼-35在外形,空重,起飞重量上都很像J-35。(来源:看美西资讯网合成图)



F35

F-35战斗机,作为一款多功能的第五代战斗机,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和卓越的性能,在现代空中作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F-35战斗机拥有三种不同的型号——F-35A、F-35B和F-35C,它们在尺寸、重量和载荷等方面略有差异。但无论哪种型号,F-35都具备出色的飞行性能,最大平飞速度可达1700千米/时,巡航速度740千米/时。作战半径方面,A/B型为1111km,而C型为833千米。

F-35的武器配备相当丰富,包括AIM-120“AMRAAM”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AIM-9X“超级响尾蛇”等空空导弹,以及“JASSM”联合空对地远距攻击导弹、小直径炸弹等多种空地武器。此外,它还具备携带JDAM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的能力,这种弹药由普通炸弹加装精确制导套件组成,具有极高的攻击效率和命中精度。F-35战斗机在技术上也有很多创新之处。它借鉴了F-22的部分设计和经验教训,采用了廉价耐用的隐身技术,并配备了DIS进气道和新型推力矢量发动机。

在航电系统方面,F-35整合了从机载与非机载感应器获取的信息,搭载了AN/APG-81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光电分布孔径系统等多种先进设备。展望未来,F-35战斗机将融入美军“马赛克云”战术体系中,实现信息云端化、后勤小型化、网络化和分散化。这种战术体系将通过实时计算和预测,确保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物资送达必要的地点。此外,F-35还可以组成多机编队的集成分布式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完成传统预警机的任务。

F-35“闪电II”是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设计及生产的单座单发动机的多用途战机,为全球最多国家引进的第五代战斗机;采用了普惠公司的F135发动机,自2015年以F-35B为首开始服役。此机种主要用于近距离支援、目标轰炸、防空截击等多种任务,并因此发展出3种主要的衍生版本,包括采用传统跑道起降的F-35A,短距离起飞/垂直起降机种F-35B,与作为航空母舰舰载机的F-35C;3款皆为具有隐身设计的第五代战斗机。

F-35C是美国海军舰载型,为确保低速时的安全性,主翼及垂直尾翼的面积加大约4成。两翼可折叠收纳。加装用于航空母舰降落的尾勾,加强起落架和机身结构用于弹射。用以替代F-18E/F,F-35C燃料搭载量比F-22猛禽战斗机还要大,续航里程将比A型延长13%至14%而且具备空中加油。F-35C于2010年6月6日首飞。2016年8月23日于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上完成F-35C试验2019年2月28日正式在美国海军服役。2021年8月2日, VFA-147的 F-35C开始首次随卡尔文森号 航空母舰部署2020年7月F-35C的单价为9440万美元,贵于F-35A(7790万美元)便宜于F-35B(1.013亿美元)。

基本参数

长度 (15.7 m)
翼展 (13.1 m)
高度 (4.48 m)
翼面积 (62.06 米2)
空重 (15,686 千克)
内部燃料 (8,958 公斤)
武器有效载荷 18,000 磅(8,160 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 (31,800 公斤)级
航程 (2,200 公里)
内部燃料 作战半径(1,241 公里)
极限过载 + 7.5G
武器挂载
F-35C使用的机炮是标配的GAU-22/A,口径25毫米,4管,全重103.4公斤,每分钟3300发,备弹180-220发
AIM-9X是响尾蛇系列最新型,于2003年11月正式服役。IM-9X以AIM-9M的固态推进火箭与战斗部,配合在AIM-9R开发的红外线焦平面阵列技术,开发新设计的红外线影像寻标头与制导系统,弹体,缩小的弹翼与控制面、燃气舵,并整合到头盔瞄准器与联合战术头盔系统
AIM-9X Block2 2008年9月开始测试,目前量产的最新型号。改进的寻标器,改进引信,发射后以资料链来锁定目标,2019年开始服役布署
全长:3.02m
直径:12.7 cm
翼展:0.4445m(前翼)、0.3531m(尾翼)
全重:83.5 kg
射程:26 km
速度:m2.5
战斗部:9.4 kg
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
AIM-120A服役期间 1991年9月
AIM-120B服役期间 1994年
AIM-120C服役期间 1996年(受惠于弹翼缩小,F-22机腹弹舱可携带6枚此型导弹。)
AIM-120C-5服役期间 2000年(射程增加到105公里)
AIM-120D服役期间 2015年4月(最大射程达160km)
重量 (152公斤)(发射重量)
长度 (3.66米)
直径 (178毫米)
关于AGM158C
2017年投产
重 (1,250 公斤)
长度 (4.26 m)
宽度 (635 毫米)
高度 (450 毫米)
翼展 (2.7 m)
弹头 WDU-42/B HE爆炸破片穿甲弹
弹头重量 (453.6 千克)
射程 (926 公里)
准确性 (3 m)CEP

中俄黑客的网络攻击

路透北京2015年1月19日报道,德国《明镜》周刊公开了由逃至俄罗斯的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前职员斯诺登提供的资料。被中国黑客盗取的资料包括F-35的雷达、引擎的图表、排气的冷却方式等大量信息,此外还有B-2战略轰炸机、核潜艇、F-22隐形战机的军事情报。盗取情报的时间可能主要集中于2007年,美国国防部(United States Defense Department)花费了超过1亿美元修复中国网络谍报行动造成的破坏。

批斯诺登披露的文件包括:一份美国政府的陈述文档,涉及中国盗取F-35闪电II隐形战斗机数据一事。这份被列为最高机密的文件称,中国盗取了“数个TB的数据”,其中包括隐形战机引擎构造和雷达设计的细节。发布的文件还显示中国黑客搜寻了诸多装备的数据,包括F-22战斗机、核潜艇以及其他防务项目。陈述称被窃数据“大约相当于五座国会图书馆(50TB)。” 

《华盛顿自由灯塔报》2015年1月23日刊发文章标题《国家安全局列出中国窃取F-35和其他军事机密的细节》,作者比尔·格茨,报道称,中国已通过网络窃密从美国政府和国防网络获得了50TB的数据,其中包括联合攻击战斗机的隐形雷达和发动机秘密,最近解密的一份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文件这样说。这是一份NSA的标注“机密”的简报,标题为“中国渗透军用数据”。

关于F-35的机密,NSA称,中国已经获得了该型战机所采用的多种雷达模块的数字设计信息。例如,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为F-35研制的AN/APG-81雷达,这种高技术雷达采用了小型化的固态接收、发射模块,这让这种战斗机可以避免敌方雷达的探测,是它的一项重要隐身特性。

诺斯罗普公司为F-35发展的另一种探测装置是AN/AAS-37分布式光电探测系统。此外,还有F-35的引擎图纸,中国窃取了该机使用涡轮冷却尾气的技术,此外还有先进的引擎冷却和热处理技术方面的数据——这也是该机隐身设计的重要关键内容。通过研究上述机密,中国可以将这些技术运用在北京最新的隐身战机歼-20和歼-35上。同时这些秘密也有助于中国防空系统在未来的冲突中探测F-35战斗机。

NSA在简报中估计中国已经实施了30000次网络攻击,这仅是他们对军事工业部门大规模网络攻击的一部分,此外中国还对国防部进行了500次“严重的”攻击。在这份没有列出日期的文件中估计,他们已经攻破了1600台联网的计算机,超过600000名用户信息被暴露。同时声称中国的网络侦察行动估计造成了1亿美元的损失,这主要是指在攻击后重建网络的费用。

此外,中国还通过网络攻击窃取了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的空中加油计划表,这个司令部在未来与中国的冲突中将直接与中国对抗。加油时间表可能让中国了解太平洋空军在战时如何实施行动,以及在太平洋上遥远的战区如何支持军事行动的宝贵经验。

此外,中国也侵入了美国军事运输司令部的机动信号系统。这一网络系统被运输司令部用来制定使用飞机、船舶、公路和铁路运送部队和装备的行动计划。通过窃取数据库中的细节信息,中国可以有效扰乱或者破坏军事运输司令部在未来的冲突或危机中提供支援的行动。

NSA还指出,空军的网络也已被中国黑客渗透,在一次攻击中,有超过33000份将军级及以下军官的记录泄露。

海军被中国黑客窃取了导弹导航和跟踪系统的信息,包括核潜艇,防空导弹的设计图,以及超过300000名用户的身份信息和密码。此外,中国还通过美国网络窃取了大量限制出口的敏感科技信息,包括国际军火控制方面的秘密,以及防务承包商和研究发展机构的信息。

NSA总结认为中国已经掌握了许多关键武器系统的秘密,包括F-35,F-22战斗机,B-2轰炸机,太空激光系统,以及其他许多。被偷窃的数据总量“与5个国会图书馆相当(50TB)”,NSA称,1TB约等于1000GB。

另一份NSA文件列出了中国实施的一项代号为“拜占庭冥王”的网络入侵行动,其中包含了12个子项。例如“拜占庭秃鹫”,这是一个入侵美国国防部、商业石油交易,以及全球经济事务的行动。这一行动的其他内容还包括对国会、武器承包商,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入侵行动,此外还有对能源部的行动,这个机构负责制造核武器和发展其他先进科技。而“拜占庭要塞”行动则是针对军事运输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和防务承包商的。

在“拜占庭秃鹫”行动中,中国使用Facebook来作为指挥控制和部署僵尸软件的平台。NSA报告中专门展示受害者在通过电子邮件打开Facebook页面后,他们的电脑就被中国远程控制的情况。报告说在2009年10月底,NSA成功攻破了中国黑客的“虚拟机”,随后追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3部,这个部门相当于中国的NSA,它被称为“三部”。此外,还有一次被追查到的网络侦查行动是由中国军事单位实施的,这个单位被叫做“技术侦查局”,位于中国成都。

军事专家克里斯.奥斯本(Kris Osborn)2020年9月在《国家利益》撰文说,FC-31与F-35的明显相似性似乎并非偶然。2014年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特别引用了 2010 年国防科学委员会的报告调查结果,该报告指出,中共网络间谍活动导致许多美国武器规格被盗,其中包括 F-35。

奥斯本认为,尽管FC-31跟F-35有明显的外部相似性,但似乎没有任何决定性的迹象或证据表明该飞机能够与 F-35 匹敌。奥斯本是《国家利益》的国防编辑。奥斯本曾在五角大楼担任陆军助理部长办公室采购、后勤和技术部门的高素质专家。奥斯本还曾在国家电视网络担任主播和空中军事专家。

2022年7月,彼得·苏丘就在《1945》上发表了文章《中国FC-31只是F-35的失败仿制品》。这名美国专家宣称,中航工业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基本都是通过借鉴海外先进战机来研发“国产战斗机”,例如中国的歼-5是仿制苏联米格-17而来,歼-6则是仿制米格-19而来,歼-7则是仿制米格-21而来。即便是中国空军现役的歼-11系列,其实也是俄罗斯“侧卫系”苏-27的仿制型号。

据此彼得·苏丘认为,中航工业“缺乏开辟崭新技术路线的经验”,中国空军的战斗机总能看到苏联与西方机型的影子。即使是中航工业推出的最先进作品歼-20,其中也可以看到许多类似F-22的技术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航研制的歼-35会借鉴F-35就是一件“不足为奇”的事情了。

彼得·苏丘还给出了自己的猜测,他认为中国在2005年左右通过黑客技术窃取了美国F-35的大量机密,包括气动数据、有源相控阵雷达设计、战机火控系统设计以及F-135航空发动机的部分数据等等,这些泄密的电子文件超过了数千GB大小。在获得F-35大量数据后,中航沈飞便推出了FC-31隐身试验机,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升级改型,最终得到了用于福建舰航母的歼-35隐身舰载机。

彼得·苏丘指出了歼-35抄袭F-35的证据。他表示,从目前歼-35在外界泄露的照片来看,它的外形实在与F-35过度相似了,因此很难不会怀疑歼-35气动外形的来源与F-35有关。

第一个明显的证据就是两者的座舱盖设计。歼-35的前座舱盖开启模式与F-35十分类似,这很可能是为了预留出未来改装垂直起降版本机型的空间,毕竟只有前座舱盖才能容纳在座舱后部留下空间,以便安装用于垂直起降的升力风扇。

第二个证据则是歼-35与F-35极为类似的气动外形。彼得·苏丘表示,中国歼-35的机翼部分采用简单襟翼与前缘襟翼协同来实现增加升力,这几乎和F-35的设计思路如出一辙。此外,歼-35在翼面设计方面使用反弯设计、DIS进气口的唇口优化以及机头部分的构造都与F-35存在大量相似之处。在这些细节的堆叠下,歼-35与F-35的相似程度非常高。

第三个证据则是歼-35前身FC-31的研制时间。彼得·苏丘表示,美国情报机构认为中国在2005年前后获得了数千GB关于的F-35电子文件,而FC-31验证机的首次试飞时间是在2012年10月份,前后7年时间完全足够中航吸收美国F-35的先进技术。

彼得·苏丘认为中国歼-35的整体性能不会超越美国F-35,理由是美国不像俄罗斯在航电领域存在技术短板,中航工业想要超越美国军工企业的技术水平非常困难。

一个名为“战斗轰炸机”的俄语账号2024年7月2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一家美国公司主动提供了超过250GB的美国军事装备数据”,并向50多万粉丝公布了其中部分文件,到目前为止仍有部分文件可以公开下载。香港《南华早报》2024年7月9日援引中国安全专家的分析称,这些文件大概率是真的。

《南华早报》援引网络安全专家的分析称,“我们下载并检查了这些文件,很多内容看起来极具真实性。”泄露的文件包括F-35隐形战斗机的使用手册,F-15C/D和更先进的F-15SA战斗机的技术手册、“弹簧刀”无人机以及“杰达姆”精确制导炸弹等相关文件。“这些文件很详细,格式与先前在网上泄露的其他美国军事情报类似。”

具体而言,其中包括数百篇详细介绍美国在2016年提供给沙特阿拉伯的美制F-15SA战机的文件,涉及配套的飞行手册、保养维修手册以及武器系统操作手册。第一部分包括400多页,详细介绍了这种重型战斗机的各种系统。第二部分约40页,主要涉及F-15SA的基本飞行操作。第三部分有110页,包括F-15SA的应急操作,第四部分则是说明飞行员的职责,第五部分有50页,提到了战斗机的飞行速度、飞行高度等操作限制。此外,这些文件中还包括美国空军现役的AIM-120C先进中程空空导弹和AIM-9X红外格斗弹的详细资料。

歼35/FC-31

在重型五代机的竞标中输给了成飞之后,沈飞众筹资金启动了FC-31项目,这款战机原本只打算用于出口,因为资金并不充裕,因此项目进度较慢,首飞时间只比歼-20晚了1年,但是歼-20于2017年就服役了,FC-31直到2024年才正式被军方接纳。官方才正式赋予了FC-31一个“歼-35”的编号,意味着沈飞研发的这款五代机终于“转正”了。

除了空军用的歼-35A,还有部署在航空母舰上的舰载型歼-35,采用了折叠主翼,起落架也进行了相应加强。此外,随着076两栖攻击舰即将下水,短距起飞的歼-35很可能也在研发当中。此外,专用于出口的歼-35,也在一同进行研发,巴基斯坦军方已经宣布对歼-35进行测评了。

按照港媒的数据,歼-35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5吨。歼-35的目标发动机是两台正在研发中的WS-19涡扇发动机,加力推力12吨。歼-35战斗机的最大速度达到了2.2马赫。歼-35战斗机安装了机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

考虑到隐身战斗机需要控制电磁辐射以避免暴露行踪,歼-35隐身战斗机机还安装了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DAS),DAS是利用机身多个窗口来安装光电探测系统,实现全向探测。DAS被视为对抗隐身战斗机最有力的探测设备,它与红外成像制导格斗空空导弹构成了隐身战斗机最主要的空战手段。歼-35的机头下方还一个光学设备整流罩,这个系统类似于ETOS,为战斗机提供低空探测能力,用来探测LRASM、JASSM这样的低空隐身空中目标,也可以用来探测地面、海面目标,为机载精确制导武器提供支持。

从技术水平来看,采用常规气动布局的歼-35,超音速性能没有歼-20那么强,航程也没有歼-20远。但是歼-35拥有后发优势,在隐身、低亚音速性能方面拥有属于自己的优势。歼-20成本较高,并且性能偏向于超音速,让歼-20执行一些低空亚音速对地打击任务,可能会束缚歼-20。而歼-35拥有舰载机的底子,低速机动性不错,反而更适合作为多用途战机来使用,未来歼-35与歼-20并不是高低搭配,而是优势互补,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

巴基斯坦空军作为出口启动用户,购买数量大约在80架左右,未来有可能突破100架。但巴基斯坦空军可能更倾向于土耳其的可汗型五代机,因为可汗型是非常类似美国F-22的重型双发隐形战斗机,很多零部件包括发动机都是英美的产品,巴基斯坦空军认为美国的战斗机水平远超中国的相关产品,后者更是一种廉价的选择。

埃及空军也表明将会引进歼-35E战斗机,数量可能在48架左右。但也可能是对美国施压,如果美国愿意卖F-35的话,埃及肯定会买美国的隐形战斗机。外界推测,歼-35E战斗机出口规模有希望突破300架,甚至有可能超过FC-1枭龙战斗机,成为中国出口数量第二大的战斗机。截止到目前,国产战斗机出口最多的是歼-7战斗机,30年时间之内出口了大约550架。

但是,武器没有经历过战争的验证很难令人信服,中国的新式战都机没经历实战检验还不能让人家信服。俄罗斯的战机在实战中让人看到了结果,所以赢出很正常。苏35是经过实战考验的,美国在伊拉克成功的建立了禁飞区,就是没能在叙利亚建立禁飞区,就是乌克兰也是没有建立禁飞区,都是因为有苏35巡航。苏35就是在不可逃逸区的50公里,利用矢量发动机的转向快速度快也能逃逸。苏35可以直角转弯,不用划弧。

俄制战斗机本来市场份额就不小,如果真能重走苏-30的道路,完善性能,那就不是外界预想的“楚汉争霸”,而是“三国分立”——苏-57不仅不会让出市场,反而会试图和F-35、歼-35E一起,瓜分原本属于欧洲战斗机的领地。这对于基础最浅薄的歼-35E来说,将是非常糟糕的局面。

从去年11月开始,多家海外媒体盛传“伊朗开始接收苏-35”,并给出了一些佐证。大家在认可“伊朗采购苏-35”的结论后,潜意识里认为,伊朗肯定会先接手当年埃及留下来的苏-35SE。等到苏-35SE现身阿尔及利亚实锤后,外界大为惊讶,紧接着的反应是——歼-10CE和歼-35E未来的处境,可能没有前些年期待的那么好。

阿尔及利亚空军(AAF)在2006年开始采购苏-30MKA,之后数次追加订单,最终一共订购了七十四架。再加上手里的二十多架米格-29,其手里的俄制战斗机规模已经超过一百架。这种主力战斗机全部源自一个国家的做法,往往预示着双方关系特别亲密。因此,当俄罗斯前几年对AAF推销失败后,大家相当诧异,暗地里猜测是苏-35落后的雷达和航电,不能满足北非小富国的需求。而AAF不太可能转向欧美,那么性能不俗、价格不高的歼-10CE,就很有希望成为AAF的新选择。

特别是在AAF多次采购中国军用无人机,表现出对中航工业先进技术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大家一度认为这种事应该是板上钉钉。哪怕AAF自恃拥有七十多架苏-30MKA,升级成三代半后足以撑过十年,不需要再采购非隐身战机,那么歼-35E总是能拿下这一单的。谁也没想到,AAF先是在二月宣布采购苏-57,紧接着又爆出正式接收苏-35SE的消息。这么一搞,AAF肯定不可能买歼-10CE,因为其根本没有资源再弄一套作战体系,并且歼-35E现在也很悬。AAF采购苏-57还可以说是尝试,但其同时还接受了苏-35,那就等于认同俄罗斯的空中作战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歼-35E要花数倍的力气,才有可能和苏-57分享AAF的订单,并且这个概率很小——采购两款俄制战斗机的成本并不低。俄罗斯媒体之前猜测AAF采购了十四架苏-57,按1.5亿美元单价估算,就是21亿美元;苏-35SE一共有二十五架,早年埃及采购价是30亿美元,两者合计超过50亿美元。哪怕阿尔及利亚售卖油气资源获利颇丰,付出这么大成本也相当吃力,短时间内自然不太可能,再采购第三款战斗机。

欧洲媒体猜测伊朗买了两批苏-35,数量大概有50架,规模这么大的重型机队,哪怕在伊朗组装能降低成本,50亿美元也是要的(当然,这笔开支有相当一部分会通过货物抵扣)。这笔巨额开支加上本地组装的决心,至少十年内不用指望伊朗采购歼-10CE或者歼-35E。像伊朗这类国家其实采购中俄战机没太大区别,遇到美国这类空军强国,战机都白给。遇到周边国家都够用了,因此买俄机至少在体系上更加轻松接受。俄罗斯是关键时刻即派兵又支援武器装备,所以买武器装备就是买俄罗斯保护。

怎么说呢,外界一开始其实也没指望歼-10CE出口有多火爆,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埃及采购歼-10CE”、“苏丹买下歼-10CE”等传闻所刺激,才萌生了其他想法,现在回归正常不是不能接受。相比之下,大家一直认为歼-35E性能卓越,在全球也只有F-35能称作对手——夺下大部分俄罗斯战斗机市场,再和F-35平分欧洲战斗机领地,能让歼-35E过得非常滋润。然而,如果苏-57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俄制战斗机在全世界依然有吸引力,再加上印度、阿尔及利亚订单提供的资源,那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标签: 独家专访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

公投中心

中美开战会在南海还是台湾海峡?

Partial results

  • 1. 南海: 426
  • 2. 台湾海峡: 492
  • 3. 不会开战: 492
Total votes: 1410
Vote
1. 南海
2. 台湾海峡
3. 不会开战
Partial results
spi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