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要求金融机构让利1.5万亿元稳经济
银行属于现代金融业的主体,同时也属于国民经济运转的枢纽。银行业的兴衰,自然与国内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这些年来,银行让利的呼声不少,归根到底,还是在于这些年来银行赚钱很多,银行职工平均薪酬依旧处于各行各业的前列位置。
数据显示,中国商业银行2019年累计实现净利润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六大国有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则为1.12万亿。至于A股上市银行的人均薪酬情况,2019年人均薪酬超过50万元的,分别有浙商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杭州银行以及南京银行等,在国内所有行业中处于比较高的薪酬水平,银行的职位也被市场认为是金饭碗。
最近一段时期,一方面体现在银行让利的消息,另一方面则是反映出市场对未来银行利润增速下降的担忧,甚至有观点认为,未来银行业不排除年内出现零增长乃至负增长的现象。
根据最新的消息,李克强在国常会拟推动金融系统让利1.5万亿元。1.5万亿,相当于商业银行2019年净利润的75%,且这一规模已经超过了六大国有银行去年全年的净利润水平。很显然,假如单方面促使银行业进行让利,显然也是并不合逻辑。
按照一般的定义,金融系统不仅仅代表着银行业,而且还牵涉到保险等金融中介机构,甚至从大的覆盖面上,还包括了股票、债券以及其他证券的市场。由此可见,如果认为金融系统仅代表了银行业,显然也是并不合理的。
需要注意的是,从此次国常会释放出来的信号显示,提出合理让利,并非因让利透支掉银行业的盈利空间。归根到底,银行业在国内市场的影响非常巨大,且长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多年来,银行利润主要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且近年来随着银行风控难度加大,包括逾期60天进入不良等,对银行业的考验本身不少。作为国民经济运转的枢纽,银行业自然承受着重要的使命,一旦银行业利润骤降,或因过多让利降低了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则可能会引发更多不确定性的金融系统问题。
因此,此次国常会强调的是合理让利,且主要体现在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以及减少银行收费等方面。由此可见,在实体经济压力不少的背景下,银行业的合理让利,既不影响银行业自身的发展需求,不降低银行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而且还从一定程度上助推企业的发展,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
但是,对银行业来说,今年的日子恐怕并不轻松。具体而言,一方面在于政策引导银行合理让利,银行会采取更多的手段合理让利,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在于今年特殊环境下,银行不良贷款风险会逐渐暴露,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对银行的利润增速可能会构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在特殊的市场环境下,银行可能需要做好中长期为企业减负助力的准备,合理让利实体,并非意味着对银行本身构成很大的冲击,市场对“合理”二字仍然有待斟酌。但作为国民经济运转的枢纽,显然并不会让银行业过度让利,甚至冒险让利,这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银行业存在加快让利的过程,加上不良贷款风险的逐渐暴露,这是否意味着银行的苦日子要来了?从中短期的角度来看,这系列因素会对银行构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截至6月17日,在已上市的36家银行股中,仅有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常熟银行以及紫金银行尚未跌破每股净资产,其余上市银行均已跌破了每股净资产。其中,华夏银行市净率低至0.46%,北京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江苏银行等上市银行,均已经处于0.60%以下的水平。由此可见,上市银行股的破净幅度很深,无论从市盈率,还是从市净率等角度分析,基本上处于历史估值底部的状态。
不过,并不会因为让利而导致银行利润的大幅挤压,因为这可能会引发更多不确定的金融风险。与此同时,在银行让利的同时,还会存在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例如存款利率下行、降准力度的持续加大等,对银行业的发展,也是存在较大的影响。
6月17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上要求金融机构要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向企业让利1.5万亿,并抓住合理让利这个关键,保市场主体,稳住经济基本盘。业内人士分析,金融系统要实现这个目标,面临的风险是: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滑,金融业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
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这意味着未来商业银行要更大幅度地下调对企业的贷款利率,压缩净息差。在向小微企业贷款的过程中,银行及相关助贷增信机构要下调评估费、担保费等非息费用。而之前在一些小微企业贷款中,这部分费用有时甚至高于贷款利息。
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3.3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3.2%,涨幅比上月提升0.1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3000亿元。
国信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认为,在经济出现较大幅度下行的背景下,同时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落地,市场担忧银行未来资产质量恶化。
王剑称:“我国银行业利润增长主要来自于规模的扩张和较低的管理成本,这与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相关。同时,我国银行利润主要用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过分压降银行利润可能会带来较大金融风险。”
江海证券债市撰文称,截止2019年底,中国各项贷款余额约为153万亿,如果要实现金融系统今年全年向企业让利1.5万亿的目标,基本意味着存量贷款融资成本较去年年底降低1%左右。
根据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截止3月末,企业贷款利率较2019年底下降0.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后三个季度里,企业融资成本还需要进一步下行0.7个百分点,才能够实现全年目标。
但随着5月以来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企业债券融资成本已经出现明显上行,企业贷款利率的下行必将受到掣肘。叠加大量小微贷款投放后银行对不良的担忧上升,未来继续刺激银行信贷投放,进一步要求银行让利给实体降低融资成本的难度恐怕会越来越大。
另外,债券也是实体融资工具之一,会议提出要引导债券利率下行,但5月份以来,债券利率大幅回升,并不利于企业融资成本的下降。
介于目前中国实体经济的现状,银行在放贷上面临一定的违约压力。不但中小银行,大银行也开始拒绝高息负债。据媒体报道,6月15日,工农中建四大行主动下调了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发行利率,由原来的存款基准利率1.5倍调整至1.45倍。而实际存款利率的下调,意味着银行对高息负债需求的下降。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分析称,1.5万亿让利对上市银行ROA的影响约在10bp,对应银行业全年利润基本零增长。
分析认为,金融业进一步让利后,其资本内生能力和贷款增速之间仅能维持弱平衡。若实体经济依然面临较大减速压力,需要金融行业额外支持,则预计:
1)金融机构目前股息分配比例有可能下调,以留存更多利润;
2)银行业补充核心资本速度和规模需要加快,以支持贷款增长;
3)金融机构负债成本需要进一步下降,即存款基准利率下调概率增加。
因此造成宏观经济波动超预期,金融业利润收缩大幅超过目前预期的风险。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的分析文章,亦提出了同样的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滑,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
源于中国总理李克强6月17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一句话: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让利1.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这引发中国金融业的震动,目前这1.5万亿让利中,商业银行体系承担多少目前尚未明确细节。2019年,中国银行业累计实现净利润2万亿元;六大国有银行合计营业收入3.25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合计1.12万亿元。
国信证券银行团队认为,中国商业银行扣除信贷成本和经营成本后的实际净息差能压缩的空间非常有限。同时考虑到疫情对资产质量的影响,银行未来大概率进入一个不良处置压力提升的阶段。若考虑到实际信用风险后,银行实际净息差基本已无压缩空间,中国银行业让利空间并不大。
而金融监管部门释放出的信号也让金融业心中忐忑。
6月18日,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上海陆家嘴论坛发表视频讲话时称,“我们认为,疫情应对期间的金融支持政策具有阶段性,要注重政策设计激励相容,防范道德风险,要关注政策的‘后遗症’,总量要适度,并提前考虑政策工具的适时退出。”
易纲说:“在疫情冲击下,银行不良贷款会有所增加。因此,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是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性的重要措施。这也是金融部门承担实体经济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实体经济的贡献。”
6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出席上海陆家嘴论坛时称,财政金融刺激措施规模和力度之巨大,史无前例。在初期作用甚大,边际效用逐步在递减。“我们知道,不少国家和地区还在谋划出台新的刺激措施。建议大家三思而行,应当为今后预留一定的政策空间。”
他同时提醒道,尽管目前通货膨胀总体还不明显,但考虑到国际供应链恢复还需要较长时间,要素成本会进一步上升,加之货币派生机理变化,通货膨胀也有可能卷土重来。“还需要考虑的是,大规模刺激政策将来如何退出。进入的时候,四面八方都欢欣鼓舞,退出的时候可能将十分痛苦。”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上海陆家嘴论坛表示,股票、债券、外汇和大宗商品市场之间高度联动,金融风险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交叉传染的特征也日益凸显。
近年来中国金融风险高企,官方不断发声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银行业的金融风险频发。例如,2019年5月29日,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财联社》发表题为“监管人士:部分农商行、城商行处于技术型破产边缘”的报道。报道引述金融监管人士的消息称,“中国部分农村及城市商业银行,因面临严重的信用风险,处于技术破产的边缘。这类金融机构恐将按照市场化原则清退。”
相关消息引发外界关注,多家媒体相继转载上述报道,但报道很快遭到官方的封锁、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