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位于: 首页 / 咨讯分类 / 经济 / 中国物价要涨上天

中国物价要涨上天

作者: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 — 已发布 2020-07-14 03:10, 上次修改时间: 2021-02-11 19:44
贡献者:新宇(责任编辑)
来源:看中国新闻网
谢田表示,基于居民日常生活水平,中国实际通胀率应远远高于3%的安全临界值:“如果通胀率在3%倒不会有特别大影响,美国现在通胀率在2%至2.5%,长期美国的通胀率也在3%左右。对国民经济长期来说,3%的通胀率是可控制的,购买力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是中国显然远远超过这个数值。我们现在很难估计中国真实的通胀率,但肯定不会在3%或以下,我认为真实的数据应该在5%以上,甚至在10%。”
中国物价要涨上天

中国疫情未息洪灾又起,物价不断上涨。(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国疫情未息洪灾又起,物价不断上涨。(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国国家统计局本周发布2021年度1月数据,称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由涨转降,环比涨幅扩大,食品价格涨势明显。同时,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由负转正,环比继续上涨。虽然央行表示并不会根据该两类数据改变货币政策,但专家认为,数据显示居民的日常生活仍面临大幅通胀风险。

国家统计局2月10日发布数据,表示2021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2020年1月下降0.3%,比去年12月上涨1.0%,达到自去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6%,非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8%,食品价格环比上涨4.1%,非食品价格上涨0.3%。同时,当月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0.3%,环比上涨1.0%,在连续11个月下降后回归通胀。

专家: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有目共睹

前北京独立智库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虽然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下滑,但食品价格涨幅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有些菜和肉的价格是上涨的,普遍反映价格上涨很多的,食品价格上涨说是1.6%是很温和的,但很多地方的反映不是这样的,食品价格一下上涨百分之几十,但这样的经验到底多广泛(也无法判断)。”

中国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对此解读说,1月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涨幅扩大,主要受部分地区出现极端天气影响,食品运输成本增加。此外,受年节前夕消费需求增加、饲养成本上升等影响,鸡蛋价格上涨11.1%,猪肉、牛肉和羊肉价格分别上涨5.6%、1.2%和2.7%。但从同比来看,去年同期正值年节,价格基数更高,加上今年国内经济受到疫情冲击,航空等服务行业首当其冲,导致服务价格同比下降较多,拉动了整体居民消费价格下降。董莉娟指出,受国内需求改善,原油、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延续上涨势头,带动生产者价格环比上扬。央行同样认为,随着国内经济恢复,工业重启,生产者价格短期内有望收窄同比降幅。

美国南卡大学商务教授谢田对数据的可靠性表示质疑,他认为受一月疫情在中国国内卷土重来的影响,食品价格实际涨幅应高于公布的1.6%:“老百姓民间报导的蔬菜、肉类价格(涨幅)不会是这么低的水平,通胀现在已经非常严重了。我们看到中国各省重新封城了,蔬菜、肉类、水果这些东西运输受到阻碍,送不到菜市场,价格也会上涨。(消费价格)我觉得一个是和经济下滑有关,另一个还是和疫情封城、运输受到阻碍有关。从长期来看,整体增长还是和中共央行的货币政策,滥发货币,人为制造通胀有关。”

专家预测通胀率回升央行将维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有分析人士预测,二、三月份中国通胀率将回升,到下半年预计达到3%左右。

谢田表示,基于居民日常生活水平,中国实际通胀率应远远高于3%的安全临界值:“如果通胀率在3%倒不会有特别大影响,美国现在通胀率在2%至2.5%,长期美国的通胀率也在3%左右。对国民经济长期来说,3%的通胀率是可控制的,购买力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是中国显然远远超过这个数值。我们现在很难估计中国真实的通胀率,但肯定不会在3%或以下,我认为真实的数据应该在5%以上,甚至在10%。”

然而,中国央行在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受疫情、猪肉价格波动、去年同比年节期间价格基数高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稳居低位,但这是短期、暂时的。报告强调,中长期看,中国经济运行平稳向好,不存在长期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基础。

据国家统计局信息,今年1月的数据是基期轮换后的首次数据发布。按照统计制度规定和国际惯例,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每五年进行一次基期轮换,本次轮换调降了食品、烟酒、教育文化娱乐等权重,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等权重上升,并剔除了非洲猪瘟、疫情等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异常影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负责人表示,本次轮换对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同比指数影响不大。

 

 

中国央行在2020年释放了十几万亿人民币的资金到金融系统,这些都导致工业原料和物价的上涨。

例如,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下半年成品纸的累计涨幅达800-1000元/吨,出厂价从最低的5500-5700元/吨上涨至近7000元/吨。陕西、河北、山西、浙江等地的企业陆续发出涨价函。

多家纸企均向媒体表示,此次涨价的主要原因是木浆等造纸原料价格上涨。目前浆板原料价格已涨到5900元/吨,往年仅为4000多元/吨,另外上千元的其它原料和加工费,纸企还称不上盈利。

金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热钱太多,又不让进房地产这个资金蓄水池,股市风险又太大,热钱只有进消费品、原材料领域。今年是物价最贵的一年,也是今后十年最便宜的一年。

另有分析认为,大量的资金无处可去,就得需要有一个能吸纳资金的地方。虽然楼市也很危险,房地产泡沫史无前例之大。但是地方政府用行政命令在控制着楼市,主动权在政府手里面,因此会稍微放开一点,吸纳多余资金。

 

 

12月9日,中国官方公布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指数PPI,CPI同比11年来首次跌入负值。然而,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下,物价实际仍然处于上涨状态。

中国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在官网公布经济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减0.5%,为11年来首次。

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12.5%,跌幅比10月扩大9.7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6个百分点。

中国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食品价格由10月上涨2.2%转为下降2%,影响CPI下跌约0.44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由涨转跌的主要原因。

不过实际情况是,2019年11月的CPI照比2018年同期上涨了4.49%,这样的高基数的影响下,今年11月CPI照比2018年11月仍然上涨近4%,物价实际仍然处于上涨状态。

据《自由亚洲》电台12月4日报道,武汉居民高先生说,超市的高粱和大米等食品都在悄悄加价:“原来两元一斤的高粱,现在卖到四、五元一斤。大米价格现在都不好说了,它几时涨的都不知道,反正今年涨了。上个月买的东北延寿的大米,4.5元一斤。到明年春天可能就危险了。”

官方数据同时显示,今年11月与10月相较,CPI月减0.6%。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4%,影响CPI下降约0.53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继续下降6.5%,降幅缩小0.5个百分点。非食品中,由于旅游淡季,飞机票、旅游和旅馆住宿价格分别下降15.6%、4.4%和3.4%。

1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减1.5%,跌幅较10月缩小0.6个百分点,优于市场原先预期的下跌1.8%。与10月相较,则月增0.5%。今年前11个月,PPI年减2%。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表示,估计CPI为负的状态不会持续太久,是否为通缩仍需观察;但PPI受生产整体需要疲弱的影响仍会在较长时间维持在负值。

这样的经济数据是否会令中国央行改变货币政策?分析师们普遍认为不会,一方面CPI负值更多是受高基数和食品价格影响;另一方面,中国央行还需要化解金融风险。

据《路透社》12月9日报道,德商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表示,CPI的快速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食品价格下跌,尤其是猪肉价格下跌,核心通胀率虽低迷但近几个月保持稳定。“中国CPI同比已降至负数,这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首次。”

关于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周浩称,“目前看来,这似乎不太可能,因为中国决策者已加大去杠杆力度并开始收紧房地产。”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经济学家Julian Evans-Pritchard认为,中国央行会仔细研究通胀走势,重点关注核心通胀率(underlying inflation),鉴于中国经济活动仍强劲,核心通胀率未来几月可能回升,“我们认为低通胀率不会阻止央行明年收紧政策”。

中国CPI指数构成及统计方法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缩写作CPI),在经济学上,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它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之一。CPI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

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涵盖全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它用品和服务等8大类、262个基本分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

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采用抽样调查方法抽选确定调查网点,直接派人到调查网点采集原始价格。数据来源于中国31个省(区、市)500个市县、8.8万余家价格调查点,包括商场(店)、超市、农贸市场、服务网点和网际网络电商等。

CPI又被戏称为“China pig index”,CPI覆盖约700个代表性的商品品种。食品类在2016年以前占比大致在1/3左右,2016年调整之后占比1/5左右。而单纯猪肉这一项,在CPI权重占比约3%。

 

 

10月28日,欧美股市、贵金属和原油,一起崩盘,原油一度跌超6%。而中国的上证走出独立行情,午后翻红。

01 恐慌频现

2020年3月份、6月份,全球资本市场都曾不同程度的发生恐慌。9月份,资本市场恐慌,道琼斯自高点下挫超9%,纳斯达克下跌约13%。

10月份,资本市场恐慌再现,道琼斯自本月高点下跌约7%,纳斯达克下跌超8%,恐慌出现的越来越频繁。

货币长期是中性的,即长期经济增长其实跟货币发行没太大关联,但短期不是。长期的中性和短期的作用,意味着回调的必然。

一恐慌就放水,越放水就越恐慌。

02 举目四望 皆是放水依赖

但意外的是,海外普跌背景下,中国股市走出独立行情。

上证翻红背后拉指数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则是央行逐步加大的水量。

10月26-10月29日四个工作日,中国央行分别进行7天逆回购500亿、1000亿、1200亿、1400亿。4天4000多亿的水量,上证逆势翻红。

03 金融角度

对金融市场来说,货币量的持续宽松,只是将频次高伤害小的金融风险,转换为频次低伤害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频次出现的越少,反而代表积累的问题越严重,喻示将造成伤害越大。以宏观的后果(即频次x威力)来说,这两种组合方式(高频x小威力,低频x大威力)的宏观后果或许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别。即从宏观后果角度,各国央行实际上在做无用功。但对金融系统微观个体经验总结以及应急反应锻练来说,则大不相同。好比一个人一次只跳一个台阶跳100次,这是一种锻炼,可以通过高频低量的刺激来提高身体综合素质,进而增长寿命。但低频高量则不同,一次性跳100个台阶,则可能直接让寿命归零。

各国央行正在试图让金融微观个体一次性跳100个台阶,但在没跳之前,则给金融微观个体创造了一种高收益低风险的致富路径。

04 实物角度来看

从实物资产来看,放水只是一场实物财富再分配游戏。

离央行水龙头越近的人,越容易先得到放水的资源,这时候社会整体尚未表现出通胀效果(房产涨价也是一种通胀),先得到放水资源的人就有条件将放水资源低价置换为实物资产。而当水资源漫溢至整个体系的时候,实物资产价格水涨船高,末端只能以高价购入实物资产。

货币放水的好处近水楼台先得月,但成本却会均摊给所有的社会成员。这一过程中,那些远离水龙头的人,享受不到放水的好处却会饱受放水(房产通胀等)洗劫之苦,从而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但谁才可以更接近央行的水龙头并不是一种完全的市场力量决定的,阶层固化由此趋向严重。

05 阶层交流和经济增长

自古至今,阶层一直存在,存在阶层是人类社会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存在阶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阶层固化。

阶层流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阶层流动通过让个人承担其本应承担的风险,减少了系统性风险的积累,从而赋予社会稳定性。而阶层固化,则反之。它让个人通过将风险转嫁系统,减少了个人风险,固化了个人阶层地位,但增加了系统性风险的积累,而问题总是源自积累。

中国古代实现阶层流动多为读书做官模式,实际上是以权背书。历史上的很长时间,当官和发财是连在一起的,相当一部分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促进社会效率做大蛋糕,而是为了存量乃至缩量情况下多分蛋糕。

以权背书特别容易形成阶层固化,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优势路径的固化,后果是不断庞大的统治阶层总是试图分走更多蛋糕,挤压了下层民众的生存空间,最终演变为社会系统性风险。

这种情况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社会系统性危机的爆发将毒素整体出清,重新实现阶层流动,稳定社会秩序。整体出清多会伴随血与火。过程中财富重新聚散,赋予经济以新的活力。而市场经济下实现阶层交流手段多已演变为赚钱能力,阶层流动以财背书。市场经济最大优势就是路径依赖具有不稳定性,优势路径随时会转换,从而会抑制阶层固化。

个人可以通过参与优势路径、通过(投资)承担风险的大小、通过技能积累等多种方式获得报酬,成功的投资和成功的路径选择可以迅速积累大量财富(技能积累则需要更长时间累计财富),可以实现阶层跃迁。但也可能因承担风险过大或优势路径转换而阶层下沉。

阶层交流就此实现,跃迁过程中被聚拢起来的大量财富(边际效应,很少被用作消费),在下沉时就此散去(大量被用作消费,比如创业失败者累积的财富会被转化为大范围的消费能力),给予经济以增长拉动(消费拉动)。财聚财散,生生不息。而阶层固化则让大量财富无法循环,社会总消费能力下降,驱动经济下滑,蛋糕变小,进而挤占下层民众生存空间。阶层流动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阶层流动过程中的财富聚散循环则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社会和经济良性反馈,欣欣向荣。

06 固化的路径

但各国央行的干预已经改变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风险和收益匹配),市场经济下花无百日红,而央行的干预会让某条路径一直红(收益或机会特别多,风险特别小)。

路径发生固化,这条优势路径上的专精者就不会因优势路径变换而发生阶层下沉,阶层固化跟随而来。

古语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路径依赖的固化则让一部分人一直在河东。几十个人竞争一个公务员岗位就是一种路径依赖固化之下的必然反应,以收益和风险相匹配的原则来看,其职业风险小的不成比例。优势路径的确立让竞争激增。因为一旦进入,就可以搭上优势路径的顺风车,而且不必担心会被挤下车。

现在的中国优势路径职业包括了IT、房地产、金融业和公务员等。但IT和房地产仍属于可变化的优势路径,而金融业(跳100个台阶之前)和公务员,则属于较为固化的优势路径。金融业的优势路径固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央行干预,导致金融业高收益和低风险并存。

人们总是敬佩那些风险与收益匹配之下的成功,这种情况下的财富聚拢很少会诱导“仇富”心理产生,而对风险与收益不匹配情况下的财富聚拢则极其容易产生“仇富”心理。这是社会成员对公平性缺失(风险匹配收益)的天然反应。

07 拥抱系统性危机

当前整个世界的路径依赖固化已经非常明显,全球性放水依赖正在迅速积累毒素,系统性危机已经非常逼近。

然而,系统性危机固然可怕,却也是社会进化的必须:

1、可以倒逼改革;2、扫清阶层交流的障碍;3、打破固化的优势路径依赖;4、出清积累的毒素;5、提醒各国央行对复杂体系保持敬畏,而不是视自己为神,肆意干预经济。在未知知识领域中,最重要的知识就是学会敬畏。

没有系统性危机,就没有社会进化。

人类的民主、自由和法治的进步,皆源自于系统性危机的推动。

 

 

十一假期之后,棉纺行业就乱了套。棉花、棉纱等原材料价格飞速上涨,短短几天,棉纱一吨上涨3000至5000元。坯布、面料、印染等也跟风涨,整个纺织市场正在掀起一轮前所未见的 “涨价潮”。大量贸易商捂盘不卖,待价而沽,有的商家甚至宁可毁约也要囤货。外贸企业苦不堪言,忧虑重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十一假期之后,整个纺织圈就乱了套了。上游的棉花、棉纱等所有原材料飞速上涨,一天一个价。

有纺织品公司人士对媒体表示:“价格涨得太离谱了,短短几天,棉纱一吨就涨了3000多块钱。60支纱价格更是由原来的2万6跳涨到3万多,一吨涨了五千,更关键的是现在都是没货,根本买不到。”

供货商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封盘不报价”现象。由于价格快速上涨,大量贸易商普遍采取“高报价、低成交”的策略,捂盘不卖,待价而沽;甚至由于价差问题,个别棉花商选择毁约。

而原材料暴涨之下,坯布、面料、印染等也闻风而动,纺织市场正在掀起一轮前所未见的轰轰烈烈的“涨价潮”。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进口纱也处于不报价的“封盘”状态。为保证生产交货,一场“抢布潮”也在纺织行业内拉开了帷幕。

《21世纪经济报道》称,棉纱行业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堪称“冰火两重天”,上半年公司几乎快要倒闭了,现在却每家纺纱厂、印染厂、坯布厂都被堵得死死的,全行业上下都在抢购。

据生意社统计数据,2020年4月~9月,中国国内皮棉累计上涨1811元/吨,涨幅16.31%。但进入10月后,棉价涨幅陡然加速,截止10月19日,国内皮棉现货市场均价报14948元/吨,较10月1日价格上涨2020元/吨,涨幅14.62%;同比去年上涨17.03%。

棉纱价格较节前上涨3000元/吨,高支纱60支价格较节前上涨4000元/吨。截至10月16日,C32S纱线价格达到21500元/吨,当天郑州商品交易所棉纱主力合约CY101收盘价格为21685元/吨,一周之内涨了820元。截至10月15日,中国纱线库存指数报收7.6天,较一周前的21.5天直接砍掉了2/3,创下近3年新低。

冷冬的传闻,也让服装业存在冬装销售火爆的预期而大量备货。大量游资炒作“冷冬”概念,导致近期价格上涨,涨得最明显的也多是防寒服装面料。

此前在市场悲观预期下的去库存,导致大多数企业的库存水平很低,原材料的涨价加剧了企业的恐慌心理,赶交期的企业则更为急迫,为了保证生产,哪怕还有库存,纺织企业也纷纷开始抢布、囤布,产业链无论上游还是下游,大量企业苦不堪言,忧虑重重。

纺织行业人士表示:“如果原料价格再上涨,那么,纺纱厂就会面对‘纺一吨纱就亏一千元’的尴尬局面,长此以往,有的工厂就只能关闭部分生产车间。”

印染也面临着成本上涨的问题,这部分上涨的成本想全部转移给消费者是很困难的,行业利润原本就很微薄,原材料涨价挤压了大部分利润,结汇时人民币再一升值,亏本是一定的。

对下游服装加工行业也是致命的,“上游原材料价格太高了,但下游的面料、服装这块的价格活跃度远远比不上上游,棉纱、印染等成本一直在升高,加工厂非常难干。”

纺织行业人士称,外贸市场也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好,预计全年的订单将会比往年减少1/3。

9月份以来,印度多家大型出口型纺织企业因疫情无法保证正常交货,而欧美零售商为了确保感恩节、圣诞节销售季节供货不受冲击,纷纷将本来在印度生产的订单转移到中国来生产。但十一后原材料突然大幅涨价,这让不少纺织企业慌了神。

目前外国品牌商、零售商大多不接受中国纺服企业、外贸公司上调报价,原料、纱布的上涨很难传递到终端订单,外向型企业承受能力比较有限,因此要么“弃单”,要么独自消化棉花、棉纱等上涨的成本,无论做哪一种选择,生产企业都很痛苦。

专业人士称,上游行业的涨价不会带来纺织业的复苏,而只会层层挤压下游企业的利润。而近期海外疫情又再次收紧,人民币也在不断升值,纺织行业真正的复苏仍然任重而道远。

 

 

10月14日,中国央行公布了一组社会融资、新增信贷以及M2等一组非常重要的货币数据,全部都是满血复活暴涨的架势,在市场上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更让人吃惊的是,央行表态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上升,意思就是说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给市场主体借钱,鼓励发放贷款。可以说,这个表态和之前要降杆杆、控制金融风险的表态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毕竟,在当前中国宏观杠杆率独步全球的情况下,在家庭债务压力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作为货币的掌门人央行在公开鼓励加大宏观杠杆,可以说就是非同寻常的事。

我们就先来看下公布的这一组数据,做一个深度分析。

10月14日,2020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出炉。据央行披露,初步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9.6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01万亿元。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0.07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2个和2.8个百分点,宽信用仍在持续;9月新增社融3.4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630亿元,增幅接近30%。

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社会融资这个概念的基本知识,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货币的扩张过程和原理有好处。

社会融资,主要是指实体经济(境内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资金的活动。这里的金融体系为整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看,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

社会融资简单说就是境内的企业和个人从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借的钱。社会融资规模与M2分别代表了金融体系的资产方和负债方,社会融资规模从金融机构资产方进行统计,而M2从负债方进行统计。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是整个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而M2仅从存款性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用社和财务公司)进行统计。两者其实数量大体上是相当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从不同方面反应了货币政策传导的过程,相互补充、相互印证。

社会融资数据大幅飙升,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6.69万亿元,接近2019年全年16.88万亿元的水平,比上年同期多增2.79万亿元。这也是之前说的,李克强要求银行让利,大家对实体企业的支持,其实就是为企业在摊派发放贷款。至于这些企业将拿到的去炒股还是炒房,那不是银行关心的事。

第二个原因是,实体经济从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获得的直接融资大幅度增加,前三季度企业的债券净融资是4.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了1.65万亿元。企业的境内股票融资是6099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756亿元。也就是说在疫情冲击下,这些企业除了贷款之外,还大量发行债券融资,或者从股票市场圈钱。

这两个原因导致今年前9个月社会融资同比增加13.5%。大家不要觉得才13.5%不多。要知道,这是在经济前三季度整体下降情况下的融资总额。社融就相当于借债啊,正常情况下社融增加13.5%,GDP应该增加13.5%才对。而现在GDP是负增长,可以看出这些融资的使用效率是非常低的,没有用在提升经济增长的正道上。

除了社融,新增信贷也是刚刚公布的非常重要的数据,新增信贷是社融中的一部分。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69.3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26万亿元,同比多增2.63万亿元。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9万亿元,同比多增2047亿元。

受疫情导致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影响,今年信贷扩张速度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加快。居民部门贷款和企业中长期贷款皆同比增长,显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然较为旺盛,同时也反映央行挂在嘴边的“稳健”货币政策并不稳健,放水还在继续。

导致老百姓大量借款的主要是国家鼓励消费的托底政策,比如汽车等限额以上消费领域的销售情况比较好,同时南方的一些城市被压抑的购房需求释放,房贷增加。汽车和住房的刚需释放,这是居民杠杆增加的主要因素。就是说即便是在疫情这样冲击经济的情势下,中国人对未来仍保持乐观,继续借钱消费,还在加杠杆,借债裸奔,完全是一幅不怕死的架势。

 

 

根据黑龙江省大豆协会8月6日公布的信息,继猪肉价格从23元/斤涨至32元/斤,鸡蛋价格从3.5元/斤涨至5.8/斤之后,玉米价格从7月26日开始上涨,一个星期涨幅达100元/吨,最近某些地方的玉米收储挂牌价达到了1.3元/斤。

另有网友28日在推特爆料,四川国家储备粮实际出仓价近日突然暴涨,比国家公示价涨出15%左右,得到消息的市民把超市粮油区抢购一空。

大陆独立评论人士文瑞对海外中文媒体表示,引起粮食涨价原因主要是国内歉收,“今年南方水灾、北方干旱引起粮食歉收,国家粮库采购不足,库存粮比较少;而且因为歉收,收购价格上调,所以,肯定要把(粮食)价格提上来。”

近期,中国粮库不断爆出问题。28日,有陆媒披露,有粮商从吉林大安粮食中心购买4千吨玉米,发现玉米上布满“虫眼”,又见仓库里爬满大量的“黑虫”。

本月初,曾有大陆媒体披露,位于四川的国有粮库发生监守自盗案件,粮库管理人员透过“以旧当新、虚报损耗”等手法集体贪腐,导致粮库空仓一年都没人发现。

上月,有粮商曝光中国国有粮仓内储存的根本不是粮食,而是一堆无法食用的“废粮”。此后,湖北中粮集团、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肇州直属库分别被曝禁止外来拉货司机下车,禁止外来人员携带手机及其他录像、录音设备进入库区。

除了粮食歉收和仓储不足的问题,文瑞认为,中国粮食价格上涨的另一个原因是财政紧张,外汇储备不足。因此,从外国采购粮食心里没底,“为解决这个问题,就把粮食价格调高了。”

 

 

中国国铁集团提出规划,未来十五年高铁规模要翻一番。照此计算,其负债也将达到十万亿元,学者指出,庞大债务最终由全体国民埋单。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路或国铁集团,是承担铁路客货运输服务的中央管理国有企业,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国铁集团成立于2019年6月18日,其前身为中国铁道部及中国铁路总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原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债权、债务、品牌、资质证照等均由改制后的国铁集团承继。当时舆论认为,中国铁路总公司闪转腾挪一番之后,换了“马甲”把债务又塞到了国家手里,全体纳税人买单。

国铁集团官方网站在8月13日发布《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了中国铁路2035年、2050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文件提出,未来十五年全国高铁规模要翻一番,达到七万公里。

4年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5年,普速(普通速度)铁路网规模达到13.1万公里左右,并规划实施既有线扩能改造2万公里左右。

而国铁集团的文件将该目标大幅延长至10年后,即2035年普速铁路网才达13万公里,普速铁路网建设延缓幅度之大可见一斑。

另外,这个由负债累累的国铁集团所提出的计划,从合法性到营运效益都备受质疑,其绕过了国务院早前的规划,根据2016年中国国务院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30年全国铁路总里程达到20万公里,其中高铁只占4.5万公里,缩减高铁的比例,但现在国铁集团却反其道而行。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质疑其营运效益,认为高铁是客运主导,不能运货,不但没有盈利能力,还挤占了货运铁路的资源,令整体铁路运输成本效益下跌。

并且中国高铁这样的经营模式,又是否能持续下去呢?截止今年四月,国铁集团负债已达到5.48万亿(人民币,下同),每年的盈利,连利息也抵销不了。全国3.6万公里的高铁,就只有京沪线(北京至上海)有盈利,其余的都因为载客量不足而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依据国铁集团的规划,7万公里是高铁,比目前的3.6万公里翻一倍,换句话说,负债也至少要翻一倍,达到十万亿,成为全球负债最庞大的铁路集团,而且债务偿还遥遥无期,只会无止境累积下去。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道,中国经济学者盛洪表示,国铁集团的负债都是国有银行的贷款,所以它从来不担心偿还问题。“如果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主题的话,它的债券可能在市场上不太好推销,但是因为中国的情况,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对国铁的债券可能会给与支持,等于是全体国民为高铁不太好的发展,甚至一定程度的风险承担风险,让全体国民买单。”

盛洪说,政府推出铁路发展计划的目的,纯粹是要应付眼前面对的经济衰退问题,没有考虑市场真正的需求:“它是靠国家主导意识推动铁路发展。可能不一定是大家的最佳需求。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甚至是有风险的,是因为它破坏了很多私营经济,不是一种健康的方式。”

另有分析认为,现在人们通常只看到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的世界第一和高铁的快捷,却对事件的另一面——高铁债务和运营亏损的世界第一,及中国交通运输结构的严重恶化视而不见。以国铁集团目前的财务状况,终有一天会成为中国金融的“灰犀牛”,即巨大的金融风险。

从国铁集团公布的负债和客运收入数据,可得出如下判断:即使不考虑高铁的运营成本,高铁的全部运输收入尚不够支付建设高铁的贷款利息。

债务对应的资产如果不能创造收益,政府就只能靠发行货币来冲销债务。而这将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一些人乐于夸耀中国高铁运营里程世界第一,而对高铁债务世界第一的金融风险视而不见。

 

 

8月12日,中国五家国有商业银行联合放了一个大招,就是对于没有作出选择的人,将强行把房贷利率转换成LPR。

今天,我将结合当前中国银行对利率选择的要求和中外宏观经济形势,从更全面、更宏观的角度,给大家讲一下如何选择以及选择的利弊。
8月12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这五家国有大行均发布公告称,将于8月25日起,对符合转换条件但尚未办理转换的存量浮动利率个人住房贷款定价基准批量转换为LPR浮动利率。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一轮房贷转换只针对商业贷款,不涉及公积金贷款。也就是说,你还有最后两周来选择自家贷款利率。

当然,银行也说了,如果批量转换完成后对转换结果有异议,可于今年12月31日前通过手机银行自助转回,或与贷款经办行协商处理,转回固定利率。这是最后一次选择的机会。如果不申请转换的话,就当做是默认了。

这个消息看似不起眼,其实和中国的每个家庭关系非常大。如果对未来的利率走势判断失误并作出了错误的选择,不仅意味着你将多支付大量的房贷利息,而且极可能在未来利率走势出现极端情况后,导致你的整个家庭破产。所以,必须要慎重。

其实,早在今年3月1日,中国政府就要求存量房施行房贷利率机制转换。如果你有房贷,大家应该都相继接到了电话,银行喊你过去“重新签订”房贷合同。之所以还有一些人没有选择,可能是根本搞不清楚这两个怎么选,又怕选错。

这场转换,涉及28万亿资金,涉及中国绝大部分城市居民,是房贷一族必须要过的程序。这种转化规模和工程量,历史少有。

而且这意味着,过去以基准利率为锚的方式逐渐被取代,大家在贷款的时候,基本采取的是基准利率打折的方式进行的房贷;现在,全部实行所谓的以市场为基础的LPR利率为锚的房贷利率,按照中国官方的说法,这将更符合市场自由机制的建立和房地产脱钩实体经济,是一次历史性的进步。

重新签订房贷合同必然是要谨慎的,因为涉及一辈子的债务管理,所以在签订之前,每一个背负了房贷的人,都在期望利率能够下调,期望自己能够少还钱,这是人之常情。

从前天开始,每个人都要考虑到底以什么利率模式来还钱了!是固定利率呢?还是以LPR为基础的浮动市场利率呢?到底以什么模式来还贷,对自己是最有利的?关于房贷利率转换,很多人讲,很多人没看懂,到底这次该怎么选择?今天我就在这里和大家集中分析下。由于这一块比较涉及到银行的利率算法,比较复杂,但是我尽力用通俗易懂的话跟大家解释清楚,希望每个人都能算明白!

第一个问题是,LPR利率是什么,是怎么算的?

LPR这不是一个新鲜词,但很多人依旧不知道它的含义,这里再解释一下。

LPR利率,学名叫贷款基础利率(Loan Prime Rate),定价机制采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的方式,这里说的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其实就是央行放水工具中期借贷便利(MLF)。产生流程为18家报价银行在央行MLF的基础上加点,去掉最高最低两个极值求平均值所得。

算法其实很简单,就是LPR=MLF利率+加点。MLF,俗称麻辣粉,是央行给经济的注水工具,商业银行将有价证券提交给央行。经济下滑,MLF利率就调低一些,多注点儿水刺激刺激;经济过剩存在泡沫,就调高利率,抑制下去。加点主要由18家商业银行决定,考虑到市场利润和风险补偿。

就算听不懂也没关系,你只需要记住:LPR是在央行的MLF利率的基础上,每个月由18家商业银行根据市场情况报价决定的。最终话语权归央行和市场。

那么在此基础上,房贷利率的算法就出来了:房贷利率=LPR利率+加点

这个加点和上面的加点不同,组成部分为:政策加点+个人加点,

1、政策加点:这段时间楼市太火,房价飙涨,中央想调控了,加点多一些,利率自然调高;楼市太冷,中央想刺激,加点少一些。

2、个人加点:签订合同时,银行会考虑到利润,你的征信、流水,评测你的经济偿债能力,如果你的信誉差、偿债能力差,就会多加一些,利率就会高些,为什么呢?因为你还款能力差,银行贷款给你你违约的风险就大,提高的利率是对银行承担风险的补偿。

所以,你从银行签订房贷合同,最理想的利率情况是,加点为0,商业银行认为你是优质客户,给你最好的贷款利率。这种情况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贷款利率很低,接近理想状态。

那么有朋友就会问,以前我以基准利率为基础签订的房贷利率会如何转化呢?这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聊的第二个问题。

之前的利率机制是,房贷利率=基准利率×(1+浮动);现在的利率机制是,房贷利率=LPR利率+加点。

怎么转换呢?给大家举个例子。你在2018年买了一套房,上浮10%,那么你之前的房贷利率就是基准利率×(1+上浮),为4.9%×(1+10%)=5.39%。现在要进行转化,有两种转化方式,转成固定利率或者LPR利率。固定利率直接是5.39%,永不再变。而LPR利率的话就要进行转换了,这里涉及到一个算法,小学数学水平就能看懂,弄清楚,到时候别让商业银行给你算错了。

房贷利率=LPR利率+加点,那么反过来,加点=房贷利率-LPR利率。这里的房贷利率就是之前的利率5.39%,其中LPR利率一律按照2019年12月20日的报价利率4.8%计算。那么加点=5.39%-4.8%=0.59%,注意了,这个加点数值一经确定会永久不变,直到你把银行的贷款还完。

你转化后的房贷利率=LPR利率+0.59%。比如,按照现在最新的LPR 5年期报价利率4.65%计算,你的房贷利率就是:4.65%+0.59%=5.24%。

这样你就会发现,转化为固定利率依然是5.39%,但是转化成LPR利率就是5.24%,少了0.15%,也是划算的。但要注意的是,央行给的这个选择,让大家选的不是当下,而是未来。也许你现在换算下来,固定利率和LPR利率差不多,或者很多人预期中外利率利差还比较大,未来人民币利率还将下调,LPR比固定利率划算。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未来还有30年的时间,也不排除未来通胀大幅走高,央行麻辣粉大幅上调,利率大幅度走高的可能会非常之高。长期来看,利率的走势会对你的房贷还款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这就涉及到了第三个问题:未来LPR利率的走势。你的房贷选择30年现有利率不变,是固定利率,如果未来LPR利率下跌就亏了,利率上涨就赚了。选择LPR央行动态利率,未来利率下跌就赚了,利率上涨就亏了。

中国目前处于特殊时期,经济严重衰退,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6614亿元(姑且不考虑这样数据的真实性),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40年没见过的现象。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而在第二季度,中国的出口是下降4.7%,消费这个指标主要看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二季度下降3.8%。投资除了房地产稍微看得过去,其他投资都很惨淡。7月份,整体经济复苏预期也不强。

而中国今年以来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都是保持高增长,说明经济一直是大水漫灌。所以,今年后面的4个多月,通过货币刺激经济增长将成为主流。大幅刺激经济增长,自然需要降低融资成本、扩大信贷规模的货币政策,维持低利率甚至负利率,以刺激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为中国摇摇欲坠的经济续命,以涓涓细流汇成“内循环”的大河。

2019年1月至今年7月,LPR属于下降趋势。对比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利率。可以看出,目前中国最新的LPR利率还较高,还有下降的空间。

央行公布,7月份5年期LPR报价利率是4.65%,比今年年初下调了0.1%。接下来LPR利率只能稳定或者下降,没有任何提升的理由。目前,全世界的疫情还没有见底,美国、日本、中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都在二次爆发。中国在短期内必须采取宽松货币以刺激经济的办法,先度过难关。所以在短期内,LPR利率还会继续下调,这也是很多人放弃固定利率,选择LPR浮动利率的主要原因。

市场先现在还有一种观点非常流行,这种观点认为应该选择LPR浮动利率。他们认为,中国目前城市化进程还没有完成,人口红利进入“L型拐点”,经济增速不复以往。中国的利率会继续下降,这是中国的历史进程,同样也是其他发达国家已经在进行的进城。他们举出的例子就是:目前一些国家的利率一路走低,尤其是日本和部分欧美国家已经在实施负利率政策。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潜能,目前人均GDP1万美元,是发展中国家的领先者,下一步就是发达国家。所以,中国未来的利率也会追随发达国家,接近负利率。

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报价利率会缓慢下调。所以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无论你之前的利率是上浮还是下浮,都应该选择转换成LPR利率,而不是固定利率。

目前市场上,不管是官方媒体还是自媒体,以及一些银行和专家的声音,都是引导大家转换成LPR浮动利率的为主,其实,我是不认同这种分析的。他们的这种选择有两个假设前提,长期来说是站不住脚的。第一假设就是,中国会从发展中国家变成发达国家,要知道有很多国家都是倒在了中等收入陷阱里的。这几十年来,只有亚洲四小龙、智利等少数一些国家越过了陷阱,从发展中国家变成发达国家。我认为在未来30年之内,中国是很难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发达国家的,未来负利率的趋势,也是无稽之谈,和是否是发达国家也没有半毛钱关系。

另外一个假设前提就是通胀可控的情况下,日本欧洲的负利率,基本上是在货币发行可控的基础上,通胀率不高的情况下实行的,为了刺激投资和消费;但是,这样的条件在中国完全看不到影子。目前,中国货币超发严重,目前中国M2已经达到了213万亿,是美国和欧洲的总和;通胀也在飙升,今年1月份CPI同比涨幅达到了破纪录的5.4%,这也创下了近10年来的新高。之后虽然有所回落,但6月份以来,受南方洪涝灾害和局部疫情反弹等因素影响,中国7月份猪肉和鲜菜等食品价格涨幅扩大,带动当月(7月)CPI同比升幅扩至三个月新高。

更让人担心的是,今年下半年开始粮价加速上涨,玉米和小麦价格齐头并进,创下了多年的新高,玉米价格今年以来已经涨了30%,这都将推动中国的饲料、肉类以及食用油的价格。近日,中国农业部粮食储备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中国政府在市场上买不到小麦了,小麦收购量比去年下降了20%,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据,说明今年夏粮已经大面积减产,农民们惜售不肯卖粮了。而今年南方水灾必然会导致秋粮减产,所以未来粮食的价格还会大涨。毕竟,粮食关系到全国亿万人的生活,是基础性产品。而多年一直被压制的粮价如果上涨的话,可以说通胀就要彻底失控。除了不断加息,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压制了。

加上目前灾情对工业品生产和农产品生产的影响,供给缺口越来越大,再加上货币超发的因素,未来的通胀会越来越高,虽然暂时刺激经济需要印钞放水,需要降息,但是长远来看,要压制飙升的通胀,必然依靠加息,而要抑制人民币贬值,也需要加息。这些都是关系到金融稳定和政权存亡的大事(参照去年阿根廷加息到42%的例子,以及俄罗斯卢布在2015年时候加息到18%例子)。

所以,笔者认为,如果大家在今年8月31日之前做出了房贷利率以LPR为基础浮动,意味着未来可能将承担远远高于以前贷款的利率!未来,极可能给你的家庭背上一笔无法偿还的负债,直到你断供投降。

我认为,最明智的办法就是选择固定利率,虽然短期来看不如LPR浮动利率划算,会承担一点损失。但从长期来看,一定是风险最小的,可以避免未来中国政府压制通胀而大幅加息的风险!建议大家不要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将自己置于无法偿还的天量房贷利息上,得不偿失。想占银行的便宜的人,最终必然被银行吃得连渣都不剩。从这次银行强制大家转换成LPR利率就可以看出,他们为什么不让这些还没有选择的人自动延续之前的固定利率呢?银行这样做难道没有用意吗?

其实很多时候,中国政府和银行提供的都是反向指标,他们打击囤粮,说夏粮丰收,我们囤点粮食准没错;银行以风险大取消黄金开仓,我们去投资一点黄金准没错;他们说外资正在疯狂投资中国,中国不缺外汇,美元没用,那么我们换点美元准没错!

他们鼓励我们做什么,我们选择相反的方向做就对了——没错!

 

 

我们都知道,包括美元和人民币在内,各国的信用货币都在持续增发和扩张。

但是,谁先拿到了增发的钱,这就很值得说道说道了。从央行基础货币增发的角度,讨论了美联储这半年来的印钞中,到底谁拿到了最新的美元,又是谁从中受益。

有人就说了,为什么不分析一下中国呢?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全球主要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关于资产科目的统计内容并不一样。

美联储、日本央行、英格兰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都是资产的名目,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央行到底购买了什么资产,比方长期国债有多少,短期国债有多少,黄金有多少,房地产抵押债券有多少,股票有多少……

但是,欧洲央行、中国央行所统计的资产类别,则是功能性的,大多数的资产项,只是告诉你资产购买计划的名称,你无法判别其到底购买了什么资产。例如,在中国央行的资产项中,有“对银行的债权”、“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这样的条目,而欧洲央行则是直接来一个“XX资产购买计划”,给你数据,你也无法得知其底层资产到底是什么,占比多少……

除此之外,美国是一个以债券融资为主的国家,央行的主要资产也是债券,用债券做抵押来印钞,分析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构成,基本知道新增加的“钱”流向了哪里。但在中国,则是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贷款占了最大的比例,即便是分析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也不能知晓绝大多数钱都到了谁那里……

不过,曲线可以“救国”,我们还是有办法了解中国新增出来的钱到底去了哪些地方。

目前,中国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金融统计数据,叫“社会融资规模”,央行每月都会公布其增量数据和存量数据。简单说,“社会融资规模”,就是实体经济通过各种方式从金融体系中得到钱的总量,其一段时间内(通常是一个月、一个季度或一年)的增量,就代表着不同的社会群体在这一时段之内得到新钱的数目。通过分析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构成分项,就知道中国新增的“钱”都被谁拿走了。

如果说,分析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分辨的是谁拿到了央行新印的基础货币,这属于狭义的“钱”;那么,分析中国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则是分辨谁得到了广义的“新钱”,这属于广义货币范畴。

2020年1-6月份,中国社会融资增量数据为20.84万亿元,这就意味着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中得到新的信用(货币)总额为20.84万亿元,其中:

人民币贷款:12.33万亿元;

外币贷款(折人民币):3481亿元;

委托贷款:-2306亿元;

信托贷款:-1295亿元;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3863亿元;

企业债券:3.337万亿元;

政府债券:3.795万亿元;

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2462亿元;

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537亿元;

贷款核销:4463亿元。

过去半年里,具体到每个月的 “新增融资”,见下面的表格。

在过去半年的“新增社会融资总额”中,人民币贷款总额达到12.33万亿元,占社会融资增量的60%以上,是我们应该着重分析的内容。

这就还要用到央行另外公布的一份数据: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说明:因统计内容差异,此表格中的“贷款增量”与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新增人民币贷款”数额略有差别,但并不影响整体分析)。

新增人民币贷款,从大类上看可分为住户贷款、企(事)业单位贷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贷款、境外贷款4项。

住户贷款,在过去半年的总增量为3.55万亿元人民币,但其中的4.19万亿都来自“中长期消费贷款”,听这个名字,你可能觉得很陌生,但换个说法——“房贷”,你是不是立马就明白了?

没错,过去半年住户贷款增加了3.55万亿,但那些贷款买房的住户,就拿走了4.19万亿,其他住户贷款的增加值,基本都是负的!

中国人民爱房子,又一次得到了明证。

在中国,拿走新增人民币能超越房贷总额的,也只有企(事)业单位贷款了,这个贷款在过去半年内的总额是8.7万亿,其中2.8万亿是短期贷款、4.8万亿是长期贷款,另外还有1万亿元的票据融资贷款,而其他的非银行机构所发放的贷款甚至是减少的。

除此之外,在过去的半年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贷款减少了2775亿,这意味着过去半年里,中国的影子银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融资功能被大大压缩,其贷款总额是缩减的。

至于境外新增人民币贷款,这部分只有408亿元,应该是“一带一路”所包含国家的企业(或政府机构)所申请的人民币贷款——也就是说,是外国机构向中国申请的人民币贷款,大概可以算人民币国际化的部分。

至于中国出海的那些大型企业,只拿人民币贷款可不行,还是要找国内的各大银行拿美元、欧元、日元啥的,这正是社会融资增量中的第二大项:外币贷款——不用怀疑,这基本都是针对大型企业在海外项目的贷款,折算人民币大约是3500亿元。

接下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以及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传统上来说,这些新增的人民币,都是为了绕过正规的贷款和债券融资途径,给房地产企业补血的。但是,在过去6个月中,这三项的增量都是负值,总和达到了-4100亿元——这,意味着在过去的半年里,房地产企业的额外输血渠道正在被围堵,在新增人民币中不仅没有得到利益,反而被回收了4100亿元。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了3860亿元,意味着那些新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企业,能额外得到3860亿元的新人民币,这一般也是大型、超大型企业才有的权利。

新增企业债是除新增贷款和政府债之外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最大项,其总额高达3.33万亿元,这部分最新的钱,自然是被发行债券的企业所获得——大部分能够发行企业债的企业,基本都是上市公司,这就意味着企业中的上市公司额外得到了3.33万亿元人民币的新钱。

新增政府债券3.8万亿元,意味着过去半年里,政府拿到了3.8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这其中包括了疫情之下的1.5万亿特别国债和大约2.3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不过,按照“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政府发行债券所得到的“新钱”,要么用于开展新的项目,要么用于还债,所以这3.8万亿会进一步到达与政府项目相关的企业手中。

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主要是指A股市场的IPO企业和企业股份增发的融资,这意味着,新登陆A股或增发股票的企业,在过去半年新增的“新人民币”中,拿走了2460亿元。

贷款核销就不用说了,就是银行原有的死账和呆账按照国家贷款核销有关规定进行核销,这部分钱意味着银行收不回来的贷款,实际上早已流通到了社会上,称不上是新钱,只是现在在统计中将其正式计入新的社会信用增量中而已。

好了,总结下来,在过去半年的21万亿元的新增人民币中,谁拿走得最多?

企(事)业单位(以国有企业为主)排第一,拿走了8.7万亿元;

住户部门的房屋贷款者排第二,拿走了4.2万亿元;

政府排第三,拿走了3.8万亿元;

发行债券的企业(以上市公司为主)排第四,拿走了3.3万亿元;

那些新签发承兑汇票的企业(以大企业为主),拿走了3860亿元;

出海企业(以有海外业务的国有大型企业为主),拿走了3500亿元;

新上市公司以及原有上市公司通过股份增发,拿走了2460亿元;

……

信用货币时代,谁能最先拿到新钱(通常是以最低的利率成本得到),就相当于额外向全体居民征收了铸币税,也就在整个社会的经济竞争中占了大便宜,也相当于整个国家都在补贴这部分人(企业)。

另一方面,说一千道一万,信用货币时代的钱,最开始都是通过“借债”借出来的,所以发钱的新时代,同时也必定是债务的新时代。

相比往年,过去半年中,正是因为“各路诸侯们”都拿到了更多的新钱,所以导致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债务比率大幅度抬升,而拿钱最多的部门,也是债务杠杆增加最快的部门。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CNBS)的数据,就在过去的半年里,中国实体经济杠杆率一改前几年的平稳态势,出现了大幅度的抬升,相比2019年底,整体抬升了21个百分点,目前是266.4%,为中共建政以来的历史新高——无论是非金融企业杠杆、政府杠杆还是居民杠杆,都全部创出历史新高。

永远膨胀的欲望,永远扩张的债务,永远增加的货币……

祝福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永远好运吧!

 

 

中国国家统计局8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2.7%创新高。食品类上涨幅过大,百姓们表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8月10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今年7月份,CPI同比上涨2.7%,涨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6%。

食品仍然是拉动CPI的主要因素。7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3.2%,环比上涨2.8%。

具体看,畜肉、鲜菜、蛋类、水产品价格与上月相比,均不同程度上涨;鲜果价格下降4.4%。与去年同期相比,畜肉、鲜菜、水产品、粮食价格也略高,鲜果和蛋类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其中,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0.3%,连续第二个月上涨;鸡蛋价格则在连续9个月下降后转涨,7月份上涨4.0%。

中国官媒《新华社》8月10日报道,近一个月来,上海市民周青明显感觉菜价上涨了。“鸡毛菜、青菜、大白菜等叶菜涨价比较明显,猪肉和鸡蛋价格也比前一段涨了不少。”

“食品价格上涨,是7月份CPI涨幅扩大的主要因素。”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郭丽岩说,猪肉、鲜菜、蛋类等食品价格受汛情等影响,呈现结构性、季节性上涨。

自6月以来,中国多地出现的暴雨严重影响生猪生产和产品调运,使供应跟不上需求。山东卓创资讯生猪产业分析师王凌云表示,养殖户惜售观望情绪变浓,使猪肉供应变得更加紧张。

另外,中国农业农村部近期市场调查发现,一些突发性因素也在推升猪肉价格上涨。其中,受北京新发地武汉肺炎疫情影响,一些居民对冷冻猪肉消费产生疑虑,鲜猪肉市场需求增加,冷冻猪肉储备的市场调节作用受到限制。

有中国民众表示,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生活压力大:“猪肉价格居高不下,让人迷茫……疫情之下,难就业甚或失业,无形中生活压力增加,而猪肉作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物品,60元/公斤的高价位叫人有些抓狂……”

中国CPI指数构成及统计方法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缩写作CPI),在经济学上,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它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之一。CPI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

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涵盖全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它用品和服务等8大类、262个基本分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

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采用抽样调查方法抽选确定调查网点,直接派人到调查网点采集原始价格。数据来源于中国31个省(区、市)500个市县、8.8万余家价格调查点,包括商场(店)、超市、农贸市场、服务网点和网际网络电商等。

CPI又被戏称为“China pig index”,CPI覆盖约700个代表性的商品品种。食品类在2016年以前占比大致在1/3左右,2016年调整之后占比1/5左右。而单纯猪肉这一项,在CPI权重占比约3%。

在CPI这个大篮子里面,猪肉是其中重要的一份子。如果人们每人每月消费1斤猪肉,但是由于猪肉价格的上涨或下跌,每个月不一样,所以它应该占的比重每天都是有变化的。总体看,猪肉价格在CPI的比重大约是3%左右,就是说人们一个月花100块钱,其中有3块钱是用来买猪肉的。

中国猪肉价格因6月和7月的长江洪水再度推高,7月涨至每公斤接近60元人民币。猪肉价格不停上涨,令中国百姓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据中央社报导,畜牧大省山东、河北多地的猪肉价格节节上涨。山东省畜牧总站的统计数据显示,山东猪肉价格从5月底的每公斤47.18元(人民币,下同),连续上涨至7月底的57.22元。

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的定点监测,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从5月份第4周(5月27日取价)的每公斤45.98元,连续涨至7月份第5周(7月29日取价)的55.50元。

业界人士分析认为,本轮猪肉价格上涨主要由于消费拉动。受养殖周期影响,通常夏季是一年中猪肉供应较为紧缺的时期。

但是自6月以来,中国多地出现的暴雨严重影响生猪生产和产品调运,使供应跟不上需求。山东卓创资讯生猪产业分析师王凌云表示:“养殖户惜售观望情绪变浓,使猪肉供应变得更加紧张。”

另外,中国农业农村部近期市场调查发现,一些突发性因素也在推升猪肉价格上涨。其中,受北京新发地武汉肺炎疫情影响,一些居民对冷冻猪肉消费产生疑虑,鲜猪肉市场需求增加,冷冻猪肉储备的市场调节作用受到限制。

今年以来,河北省已有225家企业新建或扩建养猪场。因养殖场户补栏需求旺盛,山东省的仔猪价格从6月初的每公斤86.01元,连续7周上涨至7月底的94.95元。

因猪肉价格上涨,猪肉的销售柜台变得冷清许多。河北秦皇岛一名商贩表示,最近猪肉价格回涨,购买的顾客不多,销量比往年明显减少。

一名秦皇岛市民表示:“以前买3斤猪肉的钱,现在也就能买2斤多点。大概3个月前降到了约46元/公斤,这阵子又涨回到接近60元/公斤了。”

有网友心酸表示,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吃过猪肉了。

还有网友说,疫情致使当前人们就业困难甚至失业,生活压力倍增,猪肉价格又在持续上涨,令人抓狂和迷茫。

 

 

截至7月份的第二周,大陆猪肉价格已经连续上涨6周,而目前肆虐大陆南方的降雨和洪灾更推动了猪肉价格的上涨。

中共农业农村部7月13日召开新闻通气会,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在会上表示,大陆猪肉价格进入6月份开始上涨,至7月份第二周(7月6日~12日),大陆国集贸市场猪肉平均售价为每公斤53.15元人民币,已连续6周上涨,涨幅达15.6%。

杨振海称,近期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是受消费恢复的拉动;此外,近期南方持续出现的强降雨天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猪及猪肉调运,推升了部分地区的活猪价格。

据中新网消息,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巡视员辛国昌表示,南方洪涝灾害对交通运输影响较大,很多地方猪肉产品运不进去。

对于今后猪肉价格的走向,杨振海说,下半年猪肉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另据中共统计局7月9日的数据显示,大陆猪肉价格今年6月份同比上涨81.6%,7月初持续涨价,华北和华中地区的同比涨幅已经超过90%。

《华夏时报》引述北京一位猪肉商户的话说,猪肉批发价几乎天天上涨,零售价也只能随着涨。目前大陆的猪肉销量明显减少,商家生意低迷,猪肉摊位少有人光顾,多数人问过价格后就离开了。

在大陆洪水推高猪肉价格的同时,大陆咨询公司山东永益(Shandong Yongyi)的首席分析师郑莉莉(Zheng Lili)告诉路透社,6月中旬以来,中国南方各地的暴雨和洪水似乎引发了新的非洲猪瘟病例,损害了猪肉的补货工作。

山东永益对20个省的小型养猪户、企业养殖场、贸易商和屠宰场的调查显示,自广东省、广西等地连降暴雨以来,已发生数十起非洲猪瘟病例。

分析师说,农民通常会把感染病毒的猪埋在地下,降雨可能使得这种疾病通过地下水传播。

中共农业农村部在3月和4月报告了十几例非洲猪瘟病例,表明这种病毒在暴雨前就已经在传播。5月29日,甘肃兰州市永登县一家养猪场爆出疫情,已发病猪有280头,死亡92头。该养猪场存栏生猪9927头。6月5日,云南丽江市永胜县一养殖户的猪场发生非洲猪瘟,猪瘟发生时,该养殖户存栏仔猪102头,发病仔猪81头,全部死亡。

路透社说,还有许多疫情都没有报告。

郑莉莉的调查显示,6月份华南地区母猪存栏量较上月下降3.87%,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在内的西南地区库存较5月份下降3.04%,“如果整个7月持续大雨,那么四川、广东、广西和江西等省的生猪存栏量到8月份可能会比5月份下降多达20%。”

因受非洲猪瘟冲击,中国猪群去年减少了1.8亿头猪,相当于生猪总量的40%。

 

 

洪灾导致猪肉等价格上涨

7月13日,据中国官媒《中新社》报导,中国农业农村部官员表示,全国猪肉价格6月以来已连续6周上涨,原因除季节性上涨、新冠肺炎疫情外,南方洪灾也带动部分地区猪肉等价格上涨,湖北、江西等洪灾较严重省份尤其明显。

报导称,去年一路大涨的中国猪肉价格,今年2月起随着生猪产能恢复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连续3个月下降。但进入6月,猪肉价格又告回升,7月第2周官方监测价格已达每公斤53.15元(人民币,下同),是连续6周上涨,累计涨幅达15.6%。

中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称,南方洪灾是近期猪肉等价格上涨的“很重要的推动因素”。其中,湖北、江西、湖南、广东、福建等降雨较多的省分,猪肉价格在全国都名列前茅。

中国多省洪灾持续扩大,长江流域至西南一带多地成为水乡泽国,鄱阳湖面积更是创下10年来最大,官方在7月12日紧急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首次承认“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中国卫星气象中心发布的信息表明,长江水位持续超过警戒水位,鄱阳湖五大支流发生的洪水陆续抵达鄱阳湖,未来几天该湖水位将继续上涨,支流或中小型河流尾段会最先被湖水淹没,附近农田、城镇恐怕将有灭顶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也导致经济下滑物价上涨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6月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蔬菜粮食消费品价格无一不大幅上涨,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81.6%。

2020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其中,城市上涨2.2%,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11.1%,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上涨3.5%,服务价格上涨0.7%。

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上涨57.4%,其中猪肉价格上涨81.6%;水产品价格上涨4.8%;鲜菜价格上涨4.2%;粮食价格上涨1.6%。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刘穷志撰文认为,控制疫情,也控制了经济。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住宿、餐饮、娱乐、旅游等服务业停滞,产业链条断裂,中小微企业破产和失业增加,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滞胀加大,外贸转内销,专项债、特别国债和财政赤字急剧膨胀,财政系统性风险触发概率加大。

刘穷志认为,恢复没有复工的工业,整体提振各行各业。反对官员因担心担责丢官而过度控制疫情、牺牲经济。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中国央行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统计显示,前5个月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0.3万亿元,同比多增2.3万亿,在疫情发生后几个月广义货币(M2)同比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原本以为流动性宽松会引发物价上涨,甚至有通胀的担忧,但结果并非如此,核心CPI环比不升反降。

对于这种异常现象的出现,业内普遍认为是中国央行释放的流动性未如预期足够进入实体经济,而有占比不小的部分进入了股市和楼市,从而推升资产价格。

换言之,6月的CPI数据至少揭示了中国经济目前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信贷资金未能如预期般很好地流入实体经济、消费能力不断下降。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缩写作CPI),在经济学上,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它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之一。CPI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

 

标签: 新闻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