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位于: 首页 / 咨讯分类 / 战略 / 中欧协定CAI关键在美国的市场是否对中国开放

中欧协定CAI关键在美国的市场是否对中国开放

作者:李法正 — 已发布 2021-01-10 21:25, 上次修改时间: 2021-03-26 18:49
贡献者:淳真(责任编辑)
来源:看美西资讯网
2020年12月30日,中国和欧盟签署了一项投资协定,此前,这项协议已经谈判7年但一直没有结果,但目前在欧洲疫情卷土重来的情况下,同时在中美脱钩的大背景之下,这份中欧协议迅速签署了,这也让目前的美国、中国,以及欧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有人用新“三国演义”来形容目前的世界格局。
中欧协定CAI关键在美国的市场是否对中国开放

12月30日,中共最后“让步”,签署中欧投资协定。中共野心争夺欧洲能源控制权;英国脱欧,美无暇东顾;欧盟左手中共右手美国,利益至上。各有图谋。(来源:看美西资讯网)

12月30日,中共最后“让步”,签署中欧投资协定。中共野心争夺欧洲能源控制权;英国脱欧,美无暇东顾;欧盟左手中共右手美国,利益至上。各有图谋。(来源:看美西资讯网)

 

欧盟贸易政策负责人警告称,中国升级制裁争端的决定可能危及一项市场准入协议,该协议本应是布鲁塞尔和北京之间未来关系的基石。

金融时报引用欧盟贸易专员瓦尔迪斯·东布洛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的话说,谈判达成的“欧中全面投资协定”(EU-China Complet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简称CAI)的命运与本周爆发的外交争端息息相关。东布洛夫斯基斯说:“中国的报复性制裁是令人遗憾的,也是不可接受的。”他表示,协定的“批准前景”将取决于形势的发展。

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去年年底与北京完成了持续7年的投资协定谈判。人权组织批评欧盟这样做是把商业利益置于基本价值观之上。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副主席尤柳·温克勒(Iuliu Winkler)星期一(3月22日)在一份电邮中说,“鉴于欧盟与中国关系今天的最新发展,尤其是(中方)令人无法接受的制裁”,欧洲议会决定取消原定星期二就签署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举行的一个审议会。他还在推文中说,“欧盟是讲价值观和原则的,无论是在欧盟内部,还是在全球范围内。”

欧盟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星期一联手宣布对参与迫害新疆维吾尔穆斯林少数民族的主要官员实施制裁。北京对此作出迅速回应,宣布对欧洲10名个人和4个实体实行制裁,包括多名欧洲议会的议员、欧洲一些知名智库和学者。他们都曾就中国的人权问题积极发声。欧盟和欧洲议会领导人对被中国制裁的多名议会成员表达支持,同时,欧洲议会取消审查欧中投资协定的会议。欧中全面投资协定(CAI)需要欧洲议会批准才能生效。

活动人士和联合国人权专家预估,至少有100万维吾尔穆斯林曾被关押在新疆的再教育营内。他们指责中国当局对新疆的维吾尔人使用酷刑、强迫劳动和强制实施绝育。中国政府一再声称,那些再教育营旨在提供职业培训,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击极端主义。

不过,东布洛夫斯基斯表示,他并不希望欧盟与中国的冲突无限制地发展下去。他说:“欧盟一直在尽一切努力与中国建立一种平衡的、基于规则的经济关系,而CAI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东布洛夫斯基斯指出,欧盟的贸易和经济议程都是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的,追求经济利益和维护价值观都是必要的。但他表示,他相信中国和欧盟都不希望局势升级。

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负责欧洲议会中国事务的欧洲议会议员尤柳·温克勒(Iuliu Winkler)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中国在制裁争端中进行报复的决定相当于“令人遗憾的升级”。他说:“我希望外交努力能找到缓和局势的方法。

议会中左翼集团负责对华贸易的欧洲议会议员罗德里格斯-皮涅罗(Inma Rodríguez-Piñero)对《金融时报》表示,“有足够的时间改变局势”。她补充说:“现在该等待外交努力发挥作用了”。

不过,欧洲议会中人数众多的中左翼社会党和民主派团体明确表示,结束对欧洲议会的制裁是批准投资协议的工作取得进展的“先决条件”。欧洲议会的许多议员指出,要议会举行投票通过与对其成员咄咄逼人的国家达成经济协定,这在政治上是不可能的。

甚至在当前的争执之前,参与这一进程的欧洲议会议员就已经强调,协议的批准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为执行反对使用强迫劳动的国际公约提供“路线图”,以及与欧盟就其他人权问题进行接触。作为协议的一部分,布鲁塞尔获得了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承诺,但批评人士认为,这些承诺还不够深入。

欧中全面投资协定被认为给中国带来的好处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欧盟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有限及互惠准入。欧盟外交官指出,对北京方面真正有吸引力的是政治上的好处,协定可以帮助北京化解美欧联手给中国带来的压力。欧盟官员认为,短期内,中国最大的考虑是让欧洲在美中争端中保持中立,所以这项协议更像是中国提供的胡萝卜。

温克勒在谈到批准过程时表示,协定在最终批准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期间,中国必须回应欧洲议会的期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星期三(3月24日)针对欧洲议会取消中欧全面投资协议审议的决定回应说,该协议不是一方给与另一方的“恩赐”,是互利互惠的。中国星期一表示,欧盟宣布的制裁是“基于谎言和虚假信息”。

原标题:欧洲议会势力强大的党派发声:北京取消制裁是欧中投资协定通过的前提

 

 

2019年,欧盟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双边贸易总额为7051亿美元,但欧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额仅有73.1亿美元。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地、最大出口市场。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且双方经济规模相当,产业发展互补性较强。《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引入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管理体制,欧盟表示,CAI生效后,中国将扩大欧盟企业在制造业、电信、金融、私营医疗、汽车国际海运、云服务等领域的准入。中国也将在可再生能源等战略性领域,获得更多的欧盟市场准入。

12月28日,欧盟委员会表示CAI消除了外国在中国投资某些行业的障碍,如新能源汽车、云计算服务、金融服务和健康等,CAI也将是中国第一份履行国有企业行为义务和全面透明补贴规则的协议。12月29日,中国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扩大外商投资范围(新增127个条目,包含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领域),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包括免征关税、减收企业所得税、优惠土地使用等方面)。

2020年12月30日,中德法共同宣布,CAI谈判完成。中欧投资协定历时7年达成协定。中欧双边投资协定(BIT)又称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欧CAI),旨在构建中欧双边投资制度安排。协定谈判2013年正式启动,至今经历了35轮谈判。CAI成为继中国入世(WTO)后,历经最久的一场经贸谈判。中欧CAI要兼顾中国和欧盟各成员国间复杂的利益诉求,囊括了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贸易等诸多议题。中欧投资和贸易状况不匹配,该协定有助于打开双方投资空间。协定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1)保证相互投资获得保护,尊重知识产权,确保补贴透明性;(2)改善双方市场准入条件;(3)确保投资环境和监管程序清晰、公平和透明;(4)改善劳工标准,支持可持续发展。

中欧CAI的主要难点和分歧是:(1)公平竞争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欧盟希望确保欧洲企业相对中国国有企业的非歧视性监管待遇,要求中国提高国家援助透明度。而中方的立场显示中国不希望将国企政策被“公平竞争环境”原则一刀切,力求保障国有经济的重要地位不受动摇。(2)市场准入问题。欧盟要求改善中国在电信、计算机、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市场准入。而中方也在争取进入欧盟市场投资某些行业(如电力和其他能源)的自由准入。(3)欧盟投资保护主义上升。疫后欧方投资保护主义上升,呼吁加强医药、生物技术、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安全考虑及投资审查;并且拟在5G领域制定网络安全框架。

虽然,目前中欧双方都没有公布完整的中欧投资协议内容,但从双方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协议所涉及的领域远远超越传统的双边投资协定,涵盖市场准入承诺、公平竞争规则、可持续发展和争端解决四方面内容。因协议内容涉及不少中国的敏感区,这也让外界质疑中国是否能够顺利完成签署及执行。欧盟委员会表示,CAI让中国的制造、建筑、广告、航空运输和电信业向欧盟企业开放。而且协议对中国国有企业规定了明确的义务,中共承诺禁止强迫技术转让和其它扭曲行为,并增加补贴的透明度。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要求中国过去20年的投资自由化,并以此防止倒退。协定明确了欧盟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且不受中国内部政策的影响。同时,该协定也允许欧盟在中国违反承诺的情况下,诉诸协定下的争端解决机制。此外,欧盟通过谈判取得中国在市场准入上进一步的开放和承诺,如取消一些行业的数量限制、股权上限或合资要求。上述限制严重阻碍了欧盟企业在中国的活动。该协定的整体方案比中国之前所承诺的要更加雄心勃勃。

在欧盟方面,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市场已经开放,并在很大程度上对服务行业作出了承诺。在敏感领域,如能源、农业、渔业、视听、公共服务等领域,欧盟都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作出保留。中国作出包括以下在内的市场准入承诺:

制造业:中国作出了全面的承诺,且仅有非常有限的例外条款(特别是在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就雄心勃勃的程度而言,这将与欧盟的开放程度相匹配。欧盟外国直接投资中大约有一半是在制造业(如运输和电信设备、化工、医疗设备等)。中国还没有与其他任何伙伴作出如此深远的市场准入承诺。

汽车行业:中国已同意移除并逐步取消合资企业的要求。中国将承诺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准入。
  
金融服务业:中国已经开始逐步放开金融服务业的进程,并同意并将承诺对欧盟投资者保持开放。在银行业、证券交易、保险(包括再保险)以及资产管理领域,中国对合资企业的要求和外资股本上限已被取消。
  
健康(民营医院):中国将通过取消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和深圳等中国主要城市民营医院的合资要求,以提供新的市场开放。
  
研发(生物资源):此前,中国从未承诺开放生物资源研发领域的外国投资。中国已同意不采取新的限制措施,并将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下,对欧盟解除现有的限制措施。
  
通讯/云服务:中国已同意取消对云服务的投资禁令。该领域将对欧盟投资者开放,但其股本上限为50%。
  
计算机服务:中国已同意缩小计算机服务的市场准入限制,这相比当前情况有很大的改善。此外,中国将引入“技术中立”条款,该条款将确保对电信增值服务施加的股本上限不会应用于其他在线提供的服务,例如金融、物流、医疗等。
  
国际海运:中国将允许对相关的陆上辅助活动进行投资,使欧盟企业可以不受限制地在货物装卸、集装箱库站、海事代理等领域投资。这将使欧盟企业能够组织全方位的多式联运,包括国际海运的国内分支。
  
有关航空运输的服务:尽管《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未涉及航权问题(该问题通常由单独的航空协议规定),但中国将开放电子订票系统、地勤以及销售和营销服务等关键领域。中国还取消了飞机租赁(不包括机组)的最低资本要求,这超出了GATS的规定。
  
商业服务:中国将取消有关房地产服务、租赁服务、运输维修和保养、广告、市场调查、管理咨询和翻译服务等领域的合资要求。
  
环保服务:中国将取消对污水、减噪、固体废物处理,废气净化、自然及景观保护、环境卫生和其他环境服务的合资要求。
  
建筑服务:中国将消除目前在GATS承诺中保留的项目限制。
  
雇员流动:允许欧盟企业经理和专家在中国工作,时间可达三年,不受劳动力市场测试或配额等限制。允许欧盟投资者代表在进行前期投资考察时自由访问。
  
改善公平竞争环境——使投资更公平
  
国有企业(SOE)——中国的国有企业约占GDP的30%。《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试图规范国有企业的行为,包括要求国有企业依据商业考虑采取行动,在购买和销售商品或服务时不得歧视。另外,中国还承担基于请求提供特定信息的义务,以评估企业的行为是否符合根据《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应承担的义务。如果问题仍未解决,可以基于《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寻求争端解决。
  
补贴的透明度——《中欧全面投资协定》通过对服务行业的补贴规定透明度义务,填补了世贸组织规则中的重要空白。此外,《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要求中国进行磋商,以提供可能对欧盟投资利益产生负面影响的额外补贴信息。中国也有义务进行磋商以寻求解决这些负面影响。
  
强制技术转让——《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制定了非常明确的规则反对强制技术转让。这些规定包括禁止几类迫使转让技术的投资要求,例如要求向合资伙伴转让技术的要求以及禁止干涉技术许可方面的合同自由。这些规则还包括商业秘密保护,防止行政机关未经授权就披露其收集的商业秘密(例如在货物或服务审批过程中)。
  
标准设定、审批、透明度——该协定还涵盖了欧盟其他存在已久的行业要求。中国将为欧盟企业提供平等进入标准制定机构的机会。中国还将在审批方面提高透明度、可预见性和公平性。《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将涵盖监管和行政措施的透明度规则,以提高法律确定性和可预见性,以及程序公平和获得司法审查的权利,包括在竞争案件中。
  
与中国签订的其他协定不同的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将各方约束在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基于价值的投资关系中。相关条款有专门的执行机制,以在高透明度和公民社会的参与下解决分歧。在劳工和环境领域,中国承诺不降低保护标准以吸引投资,不将劳工和环境标准用于保护主义目的,尊重其在有关条约中的国际义务。中国将支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重要的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还包括环境和气候方面的承诺,包括有效实施《巴黎气候协定》。中国还承诺致力于批准未获批的国际劳工组织的基本公约,并就劳工组织尚未批准的两项关于强迫劳动的基本公约作出具体承诺。
  
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中国同意执行机制(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就像欧盟的贸易协定一样。这将与在政治层面建立的诉讼前阶段的监督机制相结合,使欧盟能够在问题出现时提出问题(包括通过紧急程序)。

这应该是中国许出的最大承诺了,因为中国和美国贸易谈判时,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关于强迫技术转移和国企补贴这两项,都没有真正的触及和落实在协议中,但是中国却在短短30天内,在中欧协议中做出了妥协,也因此,这样的承诺让人非常不放心。此外,中国在中欧协议中还表示,将致力于有效执行已批准的国际劳工组织公约。而这一条,也是近期争议的最后一个障碍,但中国都作出了让步。等于欧盟提出的全部条件,都得到了中国的承诺,而欧盟方面实际没有任何让步。欧盟的声明还提到了疫情、中国人权状况,包括对香港事态发展的严重关切。

在以前的中欧谈判中,虽然双方互有要求,但显然,中国做出的让步要多于欧盟,因为以市场经济的标准衡量,中国被西方认作非市场经济体,中国市场的开放度与美欧相比还有很大空间,但在北京看来,正是未开放的部分可能会损害中国的金融体系和产业安全乃至国家利益,从而必须死保,在中国的企业成长起来以及监管体系建立起来之前不能开放。另外,中欧投资谈判不像RCEP,后者更注重多边贸易,前者则重视除市场开放外的制度性规则,欧盟就一直在敦促中国在市场开放、劳工权益和环境保护方面达到高标准,包括国企补贴。这些方面是美国过去力推TPP的重要原因,也是中欧谈判长达7年之久的原因。

但这些问题特别是劳工权益和国企补贴,与其说它们是经济问题,不如说是政治问题更恰当,比如,劳工权益关系独立工会的有无,国企补贴关系中国的产业政策和国企竞争力,削弱国企竞争力,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最终有可能扼杀国企从而动摇中共统治的经济支柱。欧盟希望北京取消对国企补贴,这个问题曾一度让谈判陷入僵局。不只如此,在新疆强迫劳动以及香港抗争发生后,它们也被欧盟纳入谈判内容,北京过去坚持在这些问题上是不让步的,即使让步也是小让步,若对欧盟大让步,意味着对美国和整个西方国家都要让步,北京坚守的防线就会打开。

习近平说,这份协议是“一份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赢的投资协定”,但我们从内容上来看显然不是,实际上是中国一边倒地做出了让步,而且比起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还要失衡。而从中国当前的内外局势来看,中共对欧盟的让步,更多的是满足中共高层当前急迫的政治需要。美中脱钩之下,中国无法再欧中脱钩。

那么,中国为何要做出如此大的让步呢?就在去年12月23日,即文件签署的前一周,德国《经济周刊》(Wirtschaftswoche)报导,中方在谈判时要求投资欧洲核电厂并要求采用中国技术。近几年,中国大力投资欧洲电力和港口等基础建设,德国等欧洲国家已经在担忧国安风险,并设置审查门槛,中国突然提出投资核电厂的要求,不可避免的会在欧盟内部引发争议。根据这个情况,有分析认为,中国的野心是在欧洲的能源上。

中欧协议签署后,欧洲将开放其可再生能源的市场,让更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可再生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大陆媒体报导,中欧投资协定达成,将有益于中国新能源电力设备制造商,尤其是光伏组件制造商。中国的光伏产业,由于以前的“大跃进”式的一窝蜂投入,导致产能极大过剩,而目前欧洲已是中国最大的光伏组件出口市场。

这次中欧协议的签署,显然,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起了重要作用。那么默克尔为何如此着急,毫不顾及多方批评声音,也要力推在2020年底敲定协议呢?第一个原因,是赶时间。排除刚刚退出欧盟的英国,欧盟有27个成员国,这些成员国轮流作欧盟主席国半年,而2021年1月1日,是德国作为欧洲理事会轮值主席国的结束时间,下一次德国当值就是14年之后了。对德国总理默克尔来说,机不可失,而且在欧盟国家中,德国在中国的利益最大。中德贸易占了中欧贸易的三分之一。

过去几十年,德国汽车制造业早已在中国建立了很多工厂,无论是大众、奔驰、宝马、奥迪,德国投入很多,因此急切希望有个协定能让中共进一步放宽对欧洲企业的管制。除了机械制造是全球一流之外,作为药品生产大国,德国也一直希望进入中国的医药市场,因为中国的制药业一直存在暴利,比如前不久中国大陆媒体报导说,进口心血管支架的价格从3万人民币降到700元,制药行业利润会比汽车业更大,因此,德国的医药企业一直在敦促默克尔促成中欧签订协议,从而进入中国市场。

对欧盟来说,快速签订中欧协议或许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英国脱离欧盟。12月24日,英国和欧盟刚刚宣布达成了英国脱欧后的贸易协议。对于欧盟来说,英国脱欧谈判耗费了欧盟大量的资源和精力,也让欧盟的全球战略蓝图被拖入困境之中。想要打破这一困境的欧盟,必须找到一个市场为其做支撑,而中国市场就成了欧盟的最佳选择。欧盟和中国的这个协议,单从内容上来看,欧盟大胜,从中国一方得到的承诺远远超过了美国,但是根据中国以往在WTO的作为,以及中国执行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的表现来看,这个中欧投资协定最终能否执行,仍然充满了变数。

对北京来说,中欧达成CAI,令美欧至少短期内较难在经贸领域联手合围中国。CAI虽不涉及关税增减,但与RCEP投资部分相似,都是以「负面清单」处理跨境投资。中国已将限制外资的实体列表从2019年的131个领域,缩小到现在的123个。在中欧CAI中,中方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三方面作出了实质承诺,需要给予外资国民待遇、引入投资者与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这些都将倒逼中国内部的体制改革。

由于欧方坚持先签投资协定,再谈自贸协议,若中欧CAI在年内生效,运行良好,中欧便可展开自贸谈判,从而化解美国布下的「经济孤岛化陷阱」。北京不能不顾忌这点,找出化解办法,最好的方式,就是经济上和世界所有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盟友深度“捆绑”,这样美国就不那么方便地指挥或者胁迫它的盟友去围堵中国,其他国家出于本国利益也不会轻易跟随美国。北京和东盟10国及日韩澳新达成RCEP是出自该目的,表态要加入CPTPP是出自该目的,同欧盟完成投资协定谈判还是出自该目的。但是和前者比,后者无论从经济还是政治上说意义都更大。

布鲁塞尔和华盛顿当然清楚北京的算盘。不过,尽管它们都讨厌北京的意识形态和管治模式,可政治毕竟是现实的,它们也有利益竞争,要它们同心同德对付北京做不到。对于欧盟和中国的交易,美国很生气。川普总统的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批评说,这是欧洲对中国做出的妥协。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Matthew Pottinger)也批评说,“欧盟委员会不顾(中国)恶劣的践踏人权状况而匆忙与北京合作,把遮羞布给撤掉了”。

而对美国总统候选人拜登(Joe Biden)来说,也很没有面子,因为拜登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当了20多年的主席,一直主管美国与欧洲关系。中欧投资协定的达成,将对拜登重整跨大西洋联盟的雄心造成重大打击,也破坏了他的“联欧抗中”策略。但说美国未能阻止欧盟停止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就断言欧美渐行渐远,显然过早。北京远未到笑到最后之时,相反,只是走了一着先手而已。

但是,欧盟的经济近几十年持续低迷,在世界格局的话语权越来越小,而美国仍然是现在国际社会的最大和最终厚利市场的拥有者,拥有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同时具备了国际硬通货美元的印发权,美国是否开放市场给中国是最关键的。同时,中国在实施RCEP的时候,会被东盟国家抢走低端劳力密集型产业,而日本韩国的中高端产业会逐渐占领中国市场。中国在实施CAI的时候,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高端制造业如飞机汽车等会摧毁中国的现有的产业。中国在RCEP和CAI实施后能依靠的赚取外汇的产业很少,大约就是电子通信手机这种产业,但这些产业的核心芯片却被美国控制制裁。所以,中国的RCEP和CAI战略能起到多大作用,其实前景非常渺茫。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