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位于: 首页 / 咨讯分类 / 文史 / 寺庙中之人竟有如此身手

寺庙中之人竟有如此身手

作者:林纾 — 已发布 2020-08-08 06:40, 上次修改时间: 2020-08-08 06:39
贡献者:天涯(责任编辑)
来源:《技击余闻》
《技击余闻》原作者林纾,字琴南,号畏庐,笔名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世人皆知林纾是近代一代古文大家,却不知他也是一 位武林人士,自幼娴习拳击剑术。他的《技击余闻》所记大都是闽中拳师的轶闻琐事。后来钱基博(钱钟书的父亲,也是一位国学大师)著《续技击余闻》。
寺庙中之人竟有如此身手

寺庙中不乏身手不凡之辈。(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寺庙中不乏身手不凡之辈。(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林纾(1852.9.27-1924.10.9) 原名群玉,幼名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笔名冷红生。自号践卓翁。福建闽县(今福州)人,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

林纾少孤,喜欢读书,由于家贫,只能搜罗旧书苦读,曾经得到《史记》、《汉书》残本,潜心研读,遂成为古文名家。林纾自称“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曾经 遍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三、四万卷藏书。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1897年任“苍霞精舍”中学堂汉文总教习,主授《毛诗》和《史记》。后曾任杭州东城 讲舍讲席。1901年在北京任金台书院讲席,兼任五城学堂国文总教席,结识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作古文为吴所推崇,声名益著。1906年任京师大学堂经文 教员。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晚年专以译书卖文卖画为生。1924年病逝于北京。

林纾的古文推崇韩、柳,主张“意境、识度、气势、神韵”,认为“文必己出”,“取义于经,取材于史”。他推重桐城派,又能看到其弊端。

林纾是我国近代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第一人,他不通外文,因此翻译都是与人合作完成。1897年,林纾与王寿昌合译《巴黎茶花女遗事》,是他翻译的第一部小 说。其后他与多人合作,翻译美国、英国、法国、俄国、希腊、德国、日本、比利时、瑞士、挪威、西班牙等国文学作品,终其一生,译书多至二百零六种,一千二 百余万言。其中以翻译英国文学作品最多。单行本主要由商务印书馆刊行,未出单行本的多在《小说月报》、《小说世界》上刊载。著名的有《鲁滨孙飘流记》、 《伊索寓言》、《新天方夜谈》、《黑奴吁天录》、《双雄义死录》、《魔侠传》等,林译小说风行一时,在我国翻译史占有重要地位。

林纾早年积极主张新政,宣扬爱国精神。辛亥革命后,林纾思想趋于守旧,新文化运动期间,林纾曾发表《妖梦》、《荆生》两篇小说,对陈独秀、胡适等进行攻击。又在《公言报》上发表致蔡元培书,指责北大的进步措施。

林纾能诗善画,生平著述很多,散文有《畏庐文集》、《畏庐续集》、《畏庐三集》;诗歌有《闽中新乐府》、《畏庐诗存》;传奇则有《蜀鹃啼》、《合浦珠》、 《天妃庙》;笔记则有《技击余闻》、《畏庐琐记》、《畏庐漫录》等;小说有《金陵秋》、《官场新现形记》、《冤海灵光》、《劫外昙花》、《剑胆录》、《京 华碧血录》等。

《技击余闻》三:破钵

破钵者,与余同里,忘其姓,父老恒称之曰破钵。余家横山,西转即竭忠坊,戚南塘纪功坊也。破钵一日近坊下,道狭,左右夹池沼,有少年怒马趣坊下,马首抵破钵胸臆,破钵以手举马足,马人立,少年善骑幸不坠,然蹄铁则力蹴破钵之胸,破钵若无事者。少年卑词哀之,始释去。

又明日以柬至,言将延南中壮士,置酒高会于南涧,请破钵较艺。破钵行江湖久,知江湖多异人,流寓闽中,计众集,必非已艺所任,则就南禅寺僧商所可。僧年三 十许,颇温文有诗名,亦未闻其能武者,不审钵何由知之,力陈请于僧求助。僧曰:“道人入山久,不与人间事,宁能为尔较力于人?必不得已者,寺门所限,高二 尺许,道人卧其上,钵能以拳中吾胸者,吾力助汝。”僧起,钵随岀山门,如僧言,累击不中,钵益神僧之所为,长跽力请。僧许诺曰:“道人明日裹首为恒人,钵先与会,席半,道人至,易汝归,胜负均道人事,无与汝矣。”

至期,钵至南涧,则长筵十数,首座为老媪,白发被颡,神至坚定,酒数行,僧人言家人病急,趣归。座人大哗,僧曰:“师家得剧患,吾留此献技,乃不可耶?” 闽人制长登,恒斫巨杉可丈许,自颠及末,安八足,可列坐二十人,僧举凳至广场,力蹴其上奏技,八足均深陷入土尽没。媪曰:“此猘儿,未易当也。”释令去。

译文:

中国的武学之传授并非仅仅来自一些所谓名门高手,有许多来自不知名的高人。 这些人往往并非以拳师的面目出现,而是隐在民间,其中以寺庙中僧人面目出现的也为数不少。 在清朝时就有这样的一些民间高手以僧人的面目隐居在寺庙之内。这些人平日深藏不露,而实际上却怀有如此高超之身手。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林琴南便记载过这样一个人的事迹。

林琴南的同乡中有一个人被乡亲邻里叫做破钵,而其真实姓名已鲜有人所记得,不过大家都知道此人颇怀有一些身手。有一天,破钵恰巧走近当地的竭忠坊,那是为了纪念戚继光的历史功业而建成的。那儿有一段道路极其狭窄,而且左右两旁正好都是池沼。就在这时,正好有一个年轻人骑着高头大马疾奔过来,而且马头直抵到破钵的胸前。

当时只见破钵用手抓住马的两个前足,一下子就将马掀了起来。幸亏那个年轻人骑术不差,因而没有坠下马来。不过钉了铁的马蹄却正好借势猛力地踏在了破钵的胸口,但破钵却似乎浑若无事。那年轻人见状便知他是一个有功夫之人,于是马上出言哀求请放过自己,破钵这才放开了紧紧抓住之马。

后来有一天不知怎地,破钵突然接到了一份请柬。请柬上说当地将广邀武林高人,在当地某处摆下酒宴集会,也请破钵来一起参加比武。由于破钵行走江湖多年,深知江湖多有异人高手,他们中有很多人流落在闽中地区,如果这些人来参加比武的话,他觉得自己的武艺是很难应付的。

于是破钵便来到南禅寺, 请求其中的一位僧人来帮他寻求解决的办法。那个僧人看上去年龄不过三十来岁,但其外表看起来给人一种温文儒雅的印象。而且这位僧人在文坛上也颇有诗名,但没有人听说过他会什么武功,因此不知破钵到底从哪里听说到此人而特此前来求救的。

那个僧人对破钵说道:“我入山修行以来很久不参与人间俗事,又怎么能够为你与人比试武艺呢?如果实在没有办法的话,我寺庙的门槛有二尺多高,我卧在门槛上,你如果能用拳头打中我的胸部,我就帮助你。”和尚说罢便起身往外而去。

破钵便随着僧人一起来到了山门之处,并按照僧人所说用拳头击打其胸部,但却总是击打不中,于是破钵愈发相信僧人是神功盖世,于是在他前面长跪不起请求相助。僧人最后答应他说:“我到时会把头包起来,打扮成俗家人的样子。你先行赴会,到中途我就来替换你。不管最后胜负如何,那都是我的事,与你无关。”

到了比武的日期后,破钵到了酒宴之处。只见当地摆了十来桌的长筵,首座是位老太太,满头白发垂过额头,神情泰然自若。

酒过三巡后僧人果然到了,他对众人说家人病急,要求破钵赶紧回去相助。聚会的众人立时大哗,不愿放破钵回去。僧人便说:“实不相瞒,是我师父的家人得了急病,我留在这里献技,这还不行吗?”于是破钵得以脱身。

福建人的长凳常常是用一丈多长的巨杉制成。从一头到另一头要安装八个凳脚,能够坐上二十多人。僧人就举着长凳到广场之中,然后站在长凳上表演武艺。一套拳打下来后,长凳的八只凳脚竟然都深深地陷入地下了!结果首座的老太太说:“此人武艺实在太高,恐怕他人不易抵挡。”于是就放僧人回去了。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